洛川婚俗——拉枣枝 ●冯拴虎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洛川县,从古至今流传着“拉枣枝”的婚俗。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姜献琛《洛川乡土志》记载:“新妇下轿,即用枣枝上栽核桃大枣面兔,扫帚上栽纸花,名为拉花头”。拉枣枝的人多由新郎的姐夫或姑夫担任,枣枝上栽的面兔核桃大枣各有象征意义:面兔象征小两口聪明伶俐如同活泼的小兔;核桃是洛川方言咕叨(吵架)的谐音,《拉枣枝歌》有“枣子头上栽核桃,小两口见面不咕叨”之说,意喻夫妻和睦相处,少生矛盾;大栆,“枣”与“早”同音,有公婆期盼早生贵子之意,而扫帚则有驱恶避邪之说。
从新媳妇下轿,燃放鞭炮开始,拉枣枝者手执枣枝,引领新媳妇进大门拜天地入洞房之后,才将枣枝扫帚放在洞房的一角,枣枝扫帚要到新婚百日之后才能从洞房拿出。寒冬腊月,是洛川塬上人家婚嫁的黄金月份,吃过午饭,村里老少早早在娶媳妇人家的大门外等候,一为亲眼目睹新娘子的美丽容颜,二为欣赏拉枣枝者吟唱《拉枣枝歌》的情趣,拉枣枝者若是一个口齿伶俐、文思敏捷、见景生情的人,则会赢得全村人的一片赞誉声。新娘子进村下车(轿),头一个闹婚的红火场面便是拉枣枝,只见拉枣枝者不慌不忙,稳重大方,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吐字清晰,声若洪钟,把男女双方从订婚到结婚的整个过程述说得一清二楚,夸了男方夸女方,夸了嫁妆夸陪房,逗得客人主人开怀大笑,把婚礼的气氛推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随着岁月的更替,在洛川塬上,形成了独特的《洛川拉枣枝歌》。其內容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祖辈留下
的《拉枣枝歌》开头是这样的:
桌子翻过腿朝天,红布兰布围一圈。红顶子,绿绰檐,轿穗子,裤腿子翻,桌子圪崂入麦秸,麦秸上头铺棉毡,竹子秆,绑两边,四个轿夫抬得欢,走一岭,转一弯,苏玲响,马叫唤,
不知不觉到门前……
这段唱词把昔日那种物质贫困、交通不便、因陋就简的婚庆场面描述得活灵活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枣枝歌》里有了这样的唱词:
鞭炮响,喇叭叫,花轿转眼就来到。进了院,往上观,三眼砖窑院上边,
苹果树栽在院两边,新郎官,好容颜,新娘赛过女貂禅,劳动致富莫弹闲。
……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步入二十一世纪,洛川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的婚礼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现编现唱,又为《拉枣枝歌》赋上了新时代的诗意:
从西安,到洛川,如今乡俗不一般。花轿接亲走得慢,开上汽车跑得欢。大红喜字贴前边,嫁妆陪下一大滩。组合柜,榆林毯,沙发冰箱和彩电。还有古规没有变,公鸡母鸡车里边!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1月24日专电(记者梁娟)记者24日上午从陕西省神木县委获悉,神木县大柳塔镇副镇长贺亚玲因“房姐”事件被停职。至此,神木县已有4名相关工作人员被停职调查。据神木县委宣传部介绍,神木县大柳...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