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村情民意 当好“桥梁纽带”

梧州日报 2019-02-20 09:07 大字

今年62岁的刘宗文,是藤县藤州镇安宁村党总支书记,自从2005年当选县、镇人大代表以来,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根据本村和本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议案建议,其中得以实施的有建设人饮工程,拓宽、硬化村屯道路,建设公共服务中心等,并依托“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发展造船业,建立水果示范园等帮助农民增收,使全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刘宗文所做的每一桩实事都深得民心,选民连续3届选举他为县、镇人大代表。

刘宗文在全村经济能人、退休干部中推选出代表共30多名,定期向他们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在政府实施各项方针政策时的反响,并对群众的反响及时向政府反映。如政府近年开展“清洁乡村”工作中在各村都建立了垃圾焚烧炉,表面看垃圾少了,村子干净了,但焚烧炉的烟雾却污染了村庄,刘宗文把群众意见及时反映到政府,目前藤县县、镇政府已严禁焚烧垃圾,改用集中填埋的方式处理农村垃圾。此外,刘宗文还积极推行人大代表述职述廉制度,通过述职述廉,让代表将平时的工作在选民面前公开,将选民关注的问题在会议上公开,将缺点和不足在选民监督下改正,拉近代表与选民的关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一名农村代表,刘宗文关注最多的是“三农”问题,他每次参加人大会提出的议案和意见建议都与农村水利、道路、电力等跟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出一位人大代表的爱民情怀。

藤县藤州镇安宁村虽然地处西江边,但直接饮用西江水,很不卫生,各家各户只好用水管从山间引水,如遇天旱,水源不充足只能用西江水补充,村民们企盼能饮上干净的自来水。刘宗文积极反映群众呼声,在2010年藤州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上,与其他代表联名递交了《建设安宁村人饮工程》的议案。藤州镇政府把这一代表议案当作为民办实事工程认真抓好,秋极申请上级立项。经过多方努力,2011年终于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立项实施,人饮工程总投资130万元。2011年,藤州镇安宁村人饮工程正式进入验收投入使用,村里3000多人饮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村民打心里感谢刘宗文代表,使他们实现了自来水梦想。

2012年以来,刘宗文建议的多个项目得以立项实施,其中有投资40多万元建成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投资15万元拓宽的安宁村委至安宁小学800多米道路,使学生上学难、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此外,刘宗文还争取到资金5万元建成便民候车亭,争取到20多万元建设莲垌150米“三面光”水渠和上洞头山塘除险加固。(徐凤英)

新闻推荐

虽然她只是建筑工地的普通打工者,收入微薄,但是心系孤儿和贫困家庭,主动义务承担爱心组织里面的资金统计环节,内心充盈快乐 默默为善的建筑女工

白天,黄志芳如城市中打拼的每一个工作者,早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餐,赶往梧州苍海湖一个建筑工地开物料提升机;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