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只是建筑工地的普通打工者,收入微薄,但是心系孤儿和贫困家庭,主动义务承担爱心组织里面的资金统计环节,内心充盈快乐 默默为善的建筑女工

梧州日报 2019-02-17 09:06 大字

白天,黄志芳如城市中打拼的每一个工作者,早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餐,赶往梧州苍海湖一个建筑工地开物料提升机;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小屋,晚饭过后,她是精力充沛的爱心义工。

这样的生活,45岁的黄志芳,坚持了3年。她收入不高,但热衷爱心事业,愿意在微薄的收入中拿出点滴资金资助孤儿和贫困家庭,积极开展扶贫助学,而且主动义务承担资金统计环节,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待弱势群体如亲人

年关将至,黄志芳更忙碌了,她要为准备探访资助的孤儿和贫困家庭备好礼物,然后一一走访藤县、岑溪等地的受助对象,让他们过个好年。

家在梧州市长洲区长地村小湾二组的黄志芳,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始终热衷于扶贫助学之事。2016年,她加入了“广西黄姓联络日行一善”扶贫助学组织,她的扶贫助学之路更频繁了。她做义工帮助的第一个人,是藤县33岁的黄冠森,其时他患上鼻咽癌,在梧州市红会医院做二期化疗,因病致贫,家徒四壁,并欠了不少外债,妻子离他而去,他与小女儿相依为命。在梧州举目无亲的他,治疗过程中得到了黄志芳的细心照顾和帮助。每天,黄志芳早上5时就起床做早餐送到医院给他吃,中午,匆匆去附近菜市买菜,在工地做好午餐送去,晚上同样,就这么一日三餐风雨无阻,直至黄冠森康复出院。黄冠森当时意志很消沉,黄志芳为他做心理辅导,让他重燃生活的勇气,承诺好好生活并照顾好女儿。

在手机上,看到病患困难家庭发起的轻松筹或水滴筹,黄志芳都会捐上几十到一百元不等,借此表达自己的爱心和支持,由于自己个人力量有限,她又发动亲朋好友捐款。

藤县古龙镇中隆村的准孤儿黄锦媚,父亡母出走,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每次探访时,黄志芳会额外买小吃和衣物给她。黄志芳考虑到简单的帮扶力量有限,经过积极联络,去年5月,她找到了北海一名黄姓爱心人士,对方愿意一对一帮扶黄锦媚,让她能够安心读书,放下经济压力轻装前进。

在藤县,黄志芳探访并资助了16个家庭,在岑溪,也资助了5个家庭,还对广东、广西的30多名大病求助者捐款,数额少则几十元,多则一两百元。

开始时,丈夫反对黄志芳沉迷于扶贫助学。夫妻俩曾在梧州开过瓷砖店,由于经营不善亏本,转而开始打工生涯,丈夫入厂,黄志芳去了梧州苍海湖工地开物料提升机。黄志芳月薪约3300元,女儿在读大学,儿子读中职,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然而,在长期的相处中,丈夫逐渐被妻子的大爱感染,“反转”支持妻子,并加入了爱心行列。

●乐于为善虽苦犹甜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12月,黄志芳因子宫病大出血施行手术。去年6月,她的病情复发并伴有慢性胃炎和心肌神经功能症,这一次,两广的朋友为她发起募捐并捐得4万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黄志芳很感恩人们对她的帮助,这更坚定了她的扶贫助学的初心。

黄志芳的扶贫助学足迹遍及梧州市区、藤县、岑溪和贺州,还发动朋友寻找需要帮扶的对象,让他们得到来自爱心人士送来的温暖。

黄志芳搭车会晕车,因而每次去藤县、岑溪或贺州,她都选择搭一程火车,然后转乘汽车,实在不行就打摩的。去年12月,她去岑溪大业、筋竹和诚谏等镇走访慰问孤儿,一路舟车劳顿,黄志芳呕吐得厉害,只能找一辆摩的继续行程。

探访前,黄志芳需要提前请假并请人顶岗,她每天的工薪是110元,而请人顶岗要130元到150元,她却从不计得失。吃饭、坐车等费用也是自费,但她从来不觉得吃亏。看到受助对象的贫困情景,往往黄志芳还会自掏腰包对个别家庭送一个一两百元的红包。

黄志芳还是组织中的总会计,每天傍晚下班后就和大家一起收群里网友的捐款,“真正的收红包收到手抽筋。”豁达的笑声背后,是忙碌的写实,每天24时前要收完当天的捐款,因为一过凌晨时分又有很多人捐款,捐款一般是几元到一百元不等。当天账,当天记清楚,还要做好对接,然后及时对每天的财务统计并公告。

晚上在家当义务会计,次日到建筑工地开物料提升机,黄志芳累并快乐着,看到受助对象灿烂的笑容,她就感到满足。

新闻推荐

反映社情民意 积极建言献策 参加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报到

本报讯(记者陈可夫)政协梧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月14日至16日召开。2月13日,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带着收集到的...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