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62年前的家书

梧州日报 2019-11-25 06:44 大字

邵剑霞

我手中珍藏着一封泛黄的家书,是1957年10月20日父亲写给姑父的信。最近,表兄在老宅搬迁时发现此信,特意把它送到梧州。

我的老家在广东佛山南海邵边村,父亲到了上学年龄但没有书读,于是跟着爷爷到广州大同酒家做童工。爷爷是个点心师,父亲就在酒家跟着学厨艺。奶奶是个传统的小脚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可惜好景不长,卢沟桥事变后,为躲避战乱,爷爷奶奶带着父亲六兄妹逃难来到广西梧州。安顿下来后,爷爷继续做他的饮食老本行,父亲三兄弟则分别在梧州的大东、大南两大酒家做厨师,开始了漂泊异乡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夕,姑妈把幼小的女儿留给奶奶回广州,父亲则跟几个伙计一起去了香港谋生。爷爷已经不在了,一个伯父在日本人撤退时被抓走至今杳无音信,一个小姑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逃难时的八口人几番生离死别之后,只剩下奶奶和两个伯父留在梧州。

在香港,父亲虽然没上过学,凭着在酒家学到的厨艺,且又擅长白案西点,因而在商业繁华的香港站住了脚。父亲收入可观,只是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时常搅动着难解的乡愁。那时正值解放初期,梧州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亟需人才。昔日的饮食同行传话给父亲,希望他能回梧州共振大东、大南两个大酒家。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父亲义无反顾地跨过罗湖桥。回到梧州后,父亲参加了扫盲班,从此,会写字的他升入管理层。他在信里自豪地说:“我现在在饮食公司国营大南酒家点心部,工作就是技师和行政组长,我现在的总收入有60元,我的爱人又是一个劳动者……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父亲对旧中国常受外来侵略,军阀混战,贫困落后都有很深的体会,他很快领悟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的这一真理,所以他在家书中提到:“我在旧中国生活困难,现在共产党的领导,以后生活会变好……”

他还谈到:“到今年1月1日,(我)才由大东调到大南工作,大东酒家都是公私合营,我现在才是27岁的青年,当了这样高的地位在全国都好少有,在旧社会就很难做这个地位,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今天的日子,我可以说一声,幸福就是以劳动换来的……”父亲饱受战乱带来的灾难,一腔热血投入新中国建设,在单位集技术和管理于一身,是梧州饮食界小有名气的厨师,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斗转星移,家书穿越了62年的时光,至今依然能感觉到那文字的温暖。

新闻推荐

永业大厦多户住宅墙体出现裂纹 居民质疑是否与旁边工地打桩作业有关

本报讯(记者蒙敏莹)近日,本报接到市民反映,称位于西堤二路的永业大厦有十多户居民家中的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疑受大厦旁汇...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