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攻坚进行时 抓好产业扶贫 增强脱贫驱动 岑溪市去年投入600万元开发扶贫产业

梧州日报 2018-01-07 13: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欣鞠 通讯员 梁铁)“自从种植佛手瓜苗后,每月有两三千元收入,不再为孩子读书的费用发愁了。”岑溪市大业镇奕清村贫困户何旭贵高兴地说。何旭贵家里共六口人,而四个孩子都在上学。去年2月,他尝试种植一亩多的佛手瓜苗,再加上发展其他产业,一年下来全家收入达到5.4万元,一举实现脱贫。

何旭贵是岑溪市做好产业扶贫文章,增强脱贫驱动力的一个例子。去年,该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00万元,助力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至年底共发展14个产业项目,覆盖全部53个贫困村,贫困户覆盖率为87.13%,带动10824户36072人增收。该市还对每个预脱贫村给予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带动11个预脱贫村(含两个奋斗目标预脱贫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万元。

岑溪市着力培育柑橘、肉桂、八角、三黄鸡、百香果、花生五个主导特色优势业,以及药材、生猪两个自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产业扶贫支撑。目前,该市种植柑橘15万亩、百香果1.7万亩、肉桂八角22万亩、花生5万亩、药材4.2万亩,养殖三黄鸡5万羽、生猪47万头,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势头良好,带动脱贫减贫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依托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各贫困村都成立了村民合作社,整合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为发展壮大贫困村经济提供了动力。

同时,岑溪市积极引导建立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扶贫产业中起到引导作用。目前,该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69家、家庭农场69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带动贫困户合作发展产业。在此基础上,该市采取一个贫困村配一名技术员的包村制度和到贫困村集中培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贫困户种植技术水平和抗卸市场风险能力,保障贫困户增产、增效、增收。

此外,该市科学合理利用农业、生态和人文等特色资源,大力培育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有效地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为村民和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创业空间。截至去年底,该市共有农家乐6个、乡村旅游点3个,全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总收入0.15亿元。

新闻推荐

《房产部门窗口代收中介服务费?》追踪 中介机构已被清理出房产局办公区域

本报2017年8月5日的相关报道。南国早报十大有影响力新闻之中介收费南国早报记者周如雨新闻回顾:2017年初,岑溪市民谢女士在当地购房,交完首付后,需向银行贷款约30万元。由于是第一次购买商品房,她便向...

岑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岑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