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香果成“致富果”

西江都市报 2017-05-02 15:07 大字
本报记者 龙天传通讯员 蔡远宁

5月1日,龙圩区新地镇富禄村里劳作气息很浓。返乡创业人员李耀均在自家占地20多亩的百香果果园里整理苗木的嫩枝。再过两个月,他便可以收获今年首批百香果,预计每亩产量可达4000斤。在李耀均看来,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养家糊口,又能扶贫济困,可谓一举两得。

2015年以前,李耀均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深圳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每月领取过万元的工资。领着“高薪”的他仍心系家乡,渴望能回乡创业。当时,村里一块宣传牌引起了李耀均的注意,上面写着“党建+基地+产业+农户=增收”的字样。李耀均打听得知,提出这个想法的正是富禄村村委副主任李泳轩。李泳轩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也是村里搞产业经济的好手,针对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生产动力不足,缺少明白人、带头人的问题,提出了以党建扶贫为抓手的发展方式。

于是,李耀均上门拜访,向李泳轩“取经”。当时,李泳轩正利用“党建+”的模式大力发展软枝油茶项目,长远经济收益比较乐观。“不过,挂果周期长也是软枝油茶项目的局限所在。李泳轩结合我的实际需求和其他村民的成功经验分析,建议我选择百香果种植,因为百香果种植具有护理容易和挂果周期短等特点。”李耀均说,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百香果园首年(2016年)年产量就达3万多斤。

李耀均说,2016年4月,他回到家乡发展百香果种植,果园规模已达15亩。这么大一片果园,仅靠他们夫妇二人是打理不过来的。此时,李耀均又接受了李泳轩的提议,以每日80元左右的薪酬雇佣了两名贫困户,既可以提高果园的管理质量,又能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今年,李耀均计划将果园种植规模扩大至26亩,也将雇佣更多的贫困户参与果园管理。

李耀均的成功是富禄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特色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由于有了这个脱贫长效机制,富禄村的脱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如今,富禄村内建立起了“三个三百亩”综合农业示范基地,包括300亩百香果示范基地、300亩优质富硒稻示范基地和300亩油茶示范基地。

新闻推荐

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本报讯(记者龙天传通讯员覃宏森)日前,记者从梧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蒙山县人民法院原院长周春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经法院审理查明,2007年,周春兴利用其在担任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

苍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