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茶为媒促进产业合作

西江都市报 2016-02-06 00:00 大字

本报讯9月13日,由自治区商务厅和梧州市政府共同举办“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茶船古道”——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宣传推介六堡茶文化,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六堡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周光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自治区商务厅厅长王乃学,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健,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严伯贵,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方芳,斯里兰卡工商部部长里沙德·巴蒂尤丁,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吕克俭,马来西亚拿督、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总裁翁忠义,梧州市领导黄俊华、朱学庆、吴浩岭、荣志晓、王腾,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茶企及客商代表近200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抓好机遇加速发展

张秀隆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说,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正在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为广西各地与东盟地区进一步开展茶产业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此次举办的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十三年以来首次举办的茶产业高峰论坛,这对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乃至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茶产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市长朱学庆代表梧州市委、市政府致辞,他指出,梧州市确定了打造百亿元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希望通过举办这次高峰论坛,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六堡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讲好“茶船古道”故事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养生保健、科技创新等各个层面,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茶船古道”的历史文化挖掘以及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指明了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发展方向。

自古以来,梧州人民采用独特的制茶工艺,制作出享誉海内外的六堡茶,形成了传承千年的名茶发展历史,并通过内河航运把茶叶、瓷器等货物运往世界各地,与外界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形成了历史积淀深厚的“茶船古道”。

专家学者们认为,从梧州六堡开始至终端广州的“茶船古道”,不仅遍布整个西江流域,还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连接,具有广阔的历史文化挖掘空间,应借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深入挖掘六堡茶文化,讲好“茶船古道”的故事,更好地宣传推介六堡茶产业,提升六堡茶的影响力。

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彭匈引用《苍梧县志》、《广西通志稿》等历史文献和诗词典故展现六堡茶的历史渊源,探寻六堡茶的千年踪迹。“‘茶船古道\’曾舟楫往来,熙熙攘攘,极一时之剩,把茶中‘黑宝石\’六堡茶推向世界,希望能加强历史考究,传播弘扬好六堡茶文化。”

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长、博士马士成说,六堡茶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六堡茶制作技艺还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加强六堡茶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研究,注重纯手工打造与连续化生产的各自特色,深入挖掘六堡茶内涵,提升科技附加值,传承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发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地理标准产品叠加效应,瞄准目标市场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建议,发展六堡茶产业中,要发展生态茶产业,提升标准化水平,保证茶叶质量安全,提升产品竞争力;要注重对六堡茶特征和产地优势的挖掘,突出产品特性,创新产品供给,合理布局、理性发展,调整丰富产品结构,激发消费活力;要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六堡茶初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借助“茶船古道”历史轨迹和六堡茶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今日六堡茶茶缘、情缘、商缘“三缘合一”的独特国际形象。

(李欣鞠)

新闻推荐

曲终人散总有时 渡尽劫波看沉浮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苍梧六堡镇的苏家与邓家两个茶叶世家不断发展,衍生出“源盛”、“文记”、“英记”、“新记”、“三记”等众多六堡茶庄字号,留下一段色彩斑斓的传奇故事■本报记者杨麦赵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