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事惠民生心顺则气正 ——天祝藏族自治县“发展+民生”两轮驱动民族团结进步模式调查(下)

甘肃经济日报 2015-03-11 23:10 大字

本报记者 赵勇忠特约记者 李昊 通讯员张海涛

天祝县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财政优先向民生领域倾斜,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2014年,全县各项民生支出达到2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36%。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抓住了民生,就是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牛鼻子”。

“下山入川”:三年移民3万人

“过去,我们住在山上,全家吃水、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存在很多困难,早日走出大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3月6日,已从天祝县东大滩乡圈湾村搬迁到南阳山片2号移民点的藏族群众李才郎吉不断向记者描述起搬迁前的艰苦生活。“‘下山入川\’后,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能发展日光温室,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40多岁的李才郎吉不免感慨。

“下山入川”工程是武威市提出的旨在将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搬迁到川区,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扶贫攻坚民生工程。李才郎吉所在的南阳山片是天祝县的一个生态移民安置点。“南阳山片项目是一个集移民搬迁、生态保护、小康建设、维护稳定于一体的民生工程。”天祝县移民办主任邓发虎介绍,该项目包括水利、移民搬迁、设施农牧业、土地整理、电力交通、教育卫生、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估算总投资32.37亿元,工程规模之大、投资数额之多、受益人群之广,在天祝项目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工程共规划居民安置点8个,2014年已建成3个移民点共732套房屋,348户群众已经搬迁入住。来自不同乡镇、不同民族的搬迁户们将如李才郎吉一样,在这里开启他们新的生活。

像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安置点一样,天祝县近几年建成的移民新村还有很多。截至2014年底,全县通过这些移民点已累计搬迁安置移民7052户31619人。通过“下山入川”工程的实施,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长期困扰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群众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实际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好生活带来了好心情,大家之间的关系更融洽,都想着一心一意奔好日子呢!”松山镇中大沟村党支部书记昝万义说。

产业富民: 60%的收入来源

春节刚过,天堂镇科拉村80后土族小伙子薛世鹏就开始为扩大自己的养羊规模做打算。去年,他的羊棚共出栏羊500多只,纯收入近8万元。“舍饲养羊已成为我家增收致富的主产业。” 薛世鹏说。

与薛世鹏发展设施养殖业不同,松山镇中大沟村村民雷成爱2007年起,通过政府引导发展设施农业,共建成日光温室5座,其中4座种植红提葡萄、1座种西葫芦。“年均收入8万多元,是打工收入的好几倍。”

薛世鹏和雷成爱只是天祝县众多设施农牧业养殖户的普通一员。天祝县农牧局局长王生贵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以蔬菜、食用菌、牛羊养殖等为主的设施农牧业和以人参果、红提葡萄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已经成为天祝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在他看来,“富民,才是最好的保障民生。”

2014年,天祝县新建设施农牧业5.13万亩,累计达到13.67万亩,户均达到3亩以上;牲畜饲养量186.66万头(只),牛羊规模化养殖程度达70%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其中特色农牧业收入占60%以上。

据天祝县金融办统计,2012年以来,全县共争取落实各项贴息惠农贷款28.94亿元,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农牧民群众发家致富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

民生优先:八成财力办实事

得知自己的养老金从之前的每月70元增加到75元,华藏寺镇路东社区的藏族老人钱富才喜上眉梢。“这样一来,我和老伴每人每年可以领到900元的养老金。”

去年,天祝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并轨并提标扩面,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5元。“不要小看这5元的调整”,天祝县社保局局长崔德红给记者算账,按现有基础参保对象2.4万人计算,县财政仅此一项就要增加144万元的支出。“如果算上老龄补助标准上调等其他项目,县上仅对社保提标这一项,就多增加了近400万的支出。”

在“下山入川”扶贫开发让各族群众住上新房子、“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鼓起群众“钱袋子”后,天祝县着力强化各项民生保障措施,把公共资金重点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民生事业倾斜。天祝县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县共落实各类强农惠农资金3.48亿元,民生支出近2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36%。

以教育事业为例,当年,天祝县共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 高中“三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782万元。争取国投资金8438万元,实施教育项目24项。

始于2012年的高中“三免一补”是天祝县保障民生最明显的例证。当年,天祝县对高中学生学杂费、住宿费和课本费予以免除,并对寄宿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生活费,县财政为此每年要拿出1100多万元的资金进行全额补贴。天祝县由此也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实现从小学到普通高中十二年免费教育的县区之一。

教育事业的发展,折射出天祝县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的不懈努力。2014年,全县共落实国家各类医疗补助资金912.8万元,发放计生奖励资金595.3万元,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1.38亿元,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9185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2%、97.87%、99.02%。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支撑。”天祝县政协一位宗教界委员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实现人心思齐、心顺气正,人人才能把心思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维护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

新闻推荐

下山入川∶鼓了腰包,美了家园 天祝县石羊河流域源头治理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何成军高枭通讯员蔡泽成以民勤为诱发点的石羊河生态危机,影响了整个祁连山脉。其源头治理的重任多半压在了中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肩上。地处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天祝县...

天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祝藏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