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凸显
本报武威讯(记者马顺龙)3月2日,武威市委、市政府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优异成绩的15个模范乡镇和30个标兵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全市坚持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5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达到2838元,占到总收入的46.3%。
2010年以来,武威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武威市设施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确定为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以节水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实施“2211”工程,即力争实现户均2亩棚、户均2亩经济林、人均1亩高效大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为解决群众建棚投入大、缺资金的问题,武威市抢抓妇女小额贷款政策机遇,累计向12.81万农户发放贷款53.99亿元,全部用于设施农牧业建设。同时,规定将80%以上双联惠农贷款用于发展设施农牧业,已累计放贷11276万元。市、县区财政连续3年共投入设施农牧业发展资金3.2亿元。对设施农牧业用水实行差别水价,地表水优惠不低于执行水价的20%,地下水优惠不低于执行水价的50%。
经过3年的努力,武威市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凸显,主体生产模式初具规模,设施农牧业累计发展到40万亩,其中2012年新建设10万亩。特色林果业累计达到58.1万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6.6万亩。设施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
新闻推荐
甘肃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本报兰州讯(记者王朝霞)记者近日从省农牧厅获悉,国家已将甘肃省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农业部和省政府已发文正式成立了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