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威天梯山石窟的修缮与保护开发

甘肃日报 2013-03-19 23:20 大字

本报记者 曹义成

3月2日,春寒料峭,记者来到距武威城南50公里处的天梯山石窟,站在黄羊河水库厚厚的冰层上远望,大佛窟中高30米的大佛依山而坐,雍容典雅,庄严肃穆。天梯山管理处副主任卢秀善介绍,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的天梯山,因山峰巍峨,陡峭峻拔,山有石阶,高入云霄,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

“若夏天来这儿,乘船至库中,会看见大佛脚下碧波荡漾,头顶白雪皑皑,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卢秀善说,“我们看到的大佛窟是唐代兴造的,它和石窟中最有价值的北凉洞窟同属我国国宝级石窟。”

记者沿新修的水泥路依山而上,来到洞窟前。站在大佛窟前的围堰拱坝上,就能看见大佛窟内南北两壁绘的大幅壁画,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往前行走,大佛窟左面和上部的17个小洞窟因侵蚀严重,已呈自然石洞状态,洞窟内还残存一些塑像和壁画,雕塑中有北魏石佛头像,北周、隋菩萨像和唐释迦说法像。壁画保存不多,但多重叠,有的达5层,在剥离的重层壁画中露出北凉、北魏、唐等残画,其中北凉壁画,菩萨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梁、宝冠卷发,上身半裸,腰裹长裙,西域早期壁画特征明显,具朴拙之美。

卢秀善告诉记者,天梯山石窟是在天梯山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最早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开凿,距今有1580多年的历史。自北凉后,北朝至隋唐陆续兴造,西夏至明清仍有重修。据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天梯山石窟在当时有26窟,大佛窟前建有寺院楼阁,窟顶建塔一座,壮观宏大。后经岁月侵蚀,尤其是1927年当地发生大地震,窟前大部分寺院建筑和石窟被损毁,有的掩埋于地下。现今石窟仅存洞窟18个,计北凉、北魏10窟,唐4窟,残破4窟。1958年,因在天梯山石窟对面修建黄羊河水库,省上将距地面几十米高小洞窟内的塑像、壁画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

天梯山石窟不仅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影响深远,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被史学界誉为“石窟源头、石窟之祖”。据史料记载,云冈、龙门石窟就是由凉州高僧或工匠参与修建的。

“近日,天梯山石窟90多平方米的壁画和30尊佛像、佛头的修复工作已完成,通过了阶段性验收,天梯山石窟系统修缮保护迈出实质步伐。”卢秀善说。

为使天梯山石窟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近年,武威市、凉州区政府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了对天梯山石窟的修复和文物的抢救以及旅游设施的建设。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大佛窟围堰拱坝、通行隧道、一号沟护坡、大佛窟危岩加固及七尊塑像的维修,修建了陈列馆、停车场及道路。一期保护工程的完成,为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复原和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

2006年,按照不可移动文物尽可能在原址、原位保护的原则,存放于省博物馆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天梯山石窟120平方米壁画和32尊佛像、佛头回归武威。同年底,《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抢修方案》被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先后邀请敦煌研究院和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开始对该批文物进行“原汁原味”的修复。

2010年底,《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天梯山石窟整体修缮保护和景区建设迎来历史性机遇。按规划,国家将投资1.33亿元,用21年时间,分近中远三期,重点完成天梯山石窟赋存岩体及洞窟本体的防护加固、保存现状监测、大佛窟窟檐和围堰坝加固、石窟壁画塑像修复展示及博物馆的改扩建等工程。目前,系列保护修复工作及控制区绿化、道路等基础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据介绍,武威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0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下一步,全市上下将紧紧抓住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科学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保护、开发、传承好境内的各类文物遗址,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西气东输四线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第一次)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西气东输四线输气管道工程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四线输气管道工程是塔里木上产天然气的外输通道,是完善西北天然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兼顾国产气顺利开发和进口...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