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

甘肃日报 2013-03-20 22:28 大字

甘肃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

本报兰州讯 (记者王朝霞)记者近日从省农牧厅获悉,国家已将甘肃省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农业部和省政府已发文正式成立了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的部、省、市共建共管机制,今年将建设31万亩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制种是甘肃省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张掖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要求,2012年农业部在张掖率先启动10万亩“四化”基地建设试点,探索出“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新型基地模式,建成10.7万亩国家级玉米制种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建立了企业与基地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制种企业合作,打破了一家一户经营模式,提高了基地组织化程度,为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种业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为落实该《意见》,我国确定了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四川杂交水稻制种、海南南繁育制种三大种子基地建设规划,甘肃种子基地建设管理由部门行业上升到国家层面和政府行为。农业部和省政府将通过强化国家级种子基地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秩序,确保基地健康发展,解决无证生产、套牌生产、抢购套购等问题。农业部还将通过种子工程项目对优势区制种基地建设予以重点支持,今年确定在张掖、酒泉、武威建设31万亩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

为进一步加快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示范建设,张掖、酒泉、武威3市将增强供种保障能力。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基础建设,优先推进制种优势区的标准农田建设,为制种基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供基础条件;创新机制,推动土地流转,提高种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补贴,推进生产机械化。

新闻推荐

武威市大力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二坝村农民在铺设玉米地膜。今春,该市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作为节水增收重要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为主的高效节水农田。本报通讯员姜爱平...

武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