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首位产业 推进富民强市 武威着力培育壮大以葡萄酒为主的液体经济 冯祯文
葡萄美酒话故里
武威盛产葡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葡萄种子,开始在武威广袤的沃野田畴种植。同时,改进工艺,酿出了品质绝佳的葡萄美酒。自此,武威葡萄酒以其味美醇厚而美名远扬。三国曹魏黄初年间,凉州葡萄酒贡进宫廷,受到金都王宫贵族的追捧,魏文帝为此特颁《凉州葡萄诏》:“旦设葡萄解酒,宿酲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又釀以为酒,甘于麴米,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耶。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图书集成·食货典》卷273《酒部》是中国最早阐述酒史的典籍,其载:“有献西凉州葡萄十斛于张让者,立拜凉州刺史。”它补充了《续汉书》中相关记载。这些是对武威葡萄美酒的记载,也是我国最早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彰显了武威葡萄美酒的悠久历史与其名贵。
佳句丽章誉美酒
从此,历代诗人和名人对武威葡萄美酒赞誉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佳丽诗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举起白玉杯,葡萄美酒韵味长;遥望长安城,红袖盈香怎堪忘;迎风畅饮,声声琵琶催将士的壮怀。
李白、陆游、苏轼、张恒等著名诗人先后分别留下了无数清词丽句:“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垆头酒熟葡萄香,马足春深苜蓿长。”这些诗句渗透着诗人们对武威葡萄美酒的赞誉,让世人对武威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清学者张澍在《凉州葡萄酒》中写道:“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1941年,中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在去敦煌途中路过凉州时写道:“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从另一个侧面盛赞了武威葡萄美酒和特色林果的美妙。
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范长江1935年历经近一年时间走过中国西北角后,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对武威葡萄酒美轮美奂的描述,再次形象反映了武威葡萄酒的极佳品质与绵绵醇香。“三月八日记者特至凉州西二十里之天主教堂一行。堂中多德国教士,华服华语,除面目外,不易别其为非中国人。他们自己种有葡萄,自酿有极佳之葡萄酒,记者痛饮几醉。记者如不到天主堂,几错过凉州之‘葡萄美酒\’矣。”
悠久的栽培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武威葡萄酒最好的名片和金字招牌,是武威葡萄酒产业做强做大独特的资源。
美酒禀赋在西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集聚了酿造葡萄种植的最好自然禀赋。葡萄酒品质决于“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而原料品质除品种,更多受制光照、温度、降水和土壤等因素。武威地处北纬36度至38度之间,具有生产葡萄尤其是酿造葡萄的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状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机葡萄酒的最佳产地。武威光照条件充分。葡萄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的反应很敏感,武威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高出法国波尔多1000多小时,长出的葡萄穗大粒饱,着色好,香气浓郁;武威温度适中,有效积温高达15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于15℃以上,高于波尔多6℃9℃,高于河北、山东3℃6℃,有利于糖分结晶和积累,糖酸比处于最佳状态。而新疆由于成熟季节温度高,成熟过快,葡萄的含糖量过高,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加酸。而宁夏等产区则相反往往需要降酸;武威气候干燥,可抑制葡萄病虫害发生,葡萄生长不需喷洒农药,安全性强。干燥的气候还为采摘后24小时内进行榨汁这一工艺要求提供了保障;武威土质优良,土壤为灰钙土、荒漠土、灰棕土和棕漠土,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非常丰富,且土壤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同时,武威充足的土地资源,也为做强做大葡萄酒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葡萄酒属绿色健康饮料,市场需求呈不断扩大趋势,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广阔。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不仅可直接拉动葡萄种植、酿造、运输、贸易等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促进节水装置、酒瓶、外包装等配套产业成长,带动旅游、运输、保险贮藏、经纪代办等相关行业发展,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强。葡萄种植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可节水50%左右,大幅减少化肥施肥量,减少化肥化学污染。葡萄根系发达,生长期可达80年之久,不仅可增加林木覆盖率,也有利于防风固沙。
首位产业促发展
近两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根据《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作出了把以葡萄酒为主包括啤酒、白酒和食醋、矿泉水的“液体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的重大决策,超前谋划,重点扶持,加快发展,有力助推了全市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葡萄酒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一个极具优势、成就武威赶超跨越的产业正在武威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崛起。
为了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武威市1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规划(2012—2015年)》、《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关于加强葡萄酒产业服务管理的意见》,从基地建设、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葡萄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基地建设上,科学布局,对适宜发展酿造葡萄的地区进行区域布局规划,各栽培区分别确定各自适栽品种和配置比例,统一规划、统一定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管理模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重点推广黑比诺、赤霞珠、梅露辄、品丽珠、霞多丽、薏斯林等酿造葡萄品种,同一区域单品种定植面积基本达到500亩以上,品种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基地建设步入区域化、良种化、规范化;在产业推进上,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山东威龙、甘肃紫轩等知名企业,提升了武威市葡萄酒产业整体水平,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为加快武威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力量;在政策扶持上,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政策扶持,推进合作共建,切实加快了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崛起。为加快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抢占技术制高点,武威成立了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
新思路成就大发展。至目前,全市优质葡萄酒原料基地发展到16.65万亩,约占全国酿造葡萄种植面积的10%左右,占全省酿造葡萄种植面积的65%以上。与之相适应,酿造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威龙、莫高、皇台等万吨级加工企业,葡萄酒酿造企业达到6家。去年,全市酿造葡萄总产量达10万吨。“莫高”葡萄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著名品牌。威龙葡萄酒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葡萄酒A级产品”称号。由于武威酿造葡萄无污染,2010年,中国第一批有机葡萄酒在武威大地优先产生,被认定为“中国有机产品”。“莫高”、“皇台”干红被评为甘肃首批名牌产品和陇货精品。今年8月1日,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通过国家地理保护标识专家评审,实施保护。
今后3年,武威将着力建设葡萄酒产业发展原料生产、加工、营销、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全力做强做大武威葡萄酒产业,进一步提升武威葡萄酒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全市酿造葡萄基地发展到30万亩,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使葡萄酒产业成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多赢产业。
酒城品牌助跨越
打造品牌是主导产业做强做大的前提。去年,市委、市政府从武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潜力和长远发展考虑,提出了把武威建成“中国葡萄酒城”的构想,全市上下全力推进。今年4月,武威市向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递交了《关于申报中国葡萄酒城的报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高度重视,双方签定了《甘肃武威“中国葡萄酒城”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武威市建设中国葡萄酒城规划》。市政府聘请了15名国内知名专家为武威市“中国葡萄酒城”建设项目进行指导。今年9月18日,“中国葡萄酒城评价委员会”对武威申报“中国葡萄酒城”进行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完善,产业规模较大,品牌知名度较高,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同时,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武威市已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葡萄酒产业名市,达到了‘中国葡萄酒城\’的要求。”委员会一致同意推荐武威市为“中国葡萄酒城”。
凭借历史丰厚的积淀,踏着时代强劲的步履,武威葡萄酒产业,在武威跨越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做强做大,真正成为带动力强、关联度大、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
近两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根据《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作出了把以葡萄酒为主包括啤酒、白酒和食醋、矿泉水的“液体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首位产业的重大决策,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各方力量,着力培育壮大,加快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一个极具优势、成就武威赶超跨越的产业正在武威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崛起。
冯祯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就贯彻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总结会精神访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本报记者牛彦君“无中生有抓项目”是武威市项目工作的一大特色。经过艰辛努力,青岛啤酒武威公司60万千升啤酒、武威煤...
武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