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新时代脱贫攻坚最强音

大江晚报 2018-03-30 01:00 大字

走进无为县泉塘镇金牛村,宽敞的水泥路直通省道,破旧的红砖房修葺一新,百亩现代化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居家就业给贫困户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扶贫开发,扶起了昔日贫困村的“颜值”,更给它注入了新时代的“精气神”。而金牛村的变化,是芜湖市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缩影。2017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圆满完成37个贫困村出列、23515个贫困人口脱贫的攻坚任务,退出精准率达100%。全市7471名帮扶责任人带领着贫困户一起谋发展、找良方,在江城大地奏响一曲脱贫攻坚协奏曲。

精准施策变“定单”为“点单”

增强脱贫攻坚使命担当,以精准规范、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市委市政府发出的明确信号。

责任源自担当,奋进催生力量。过去一年,全市23名市厅级领导赴贫困地区调研共计130余次,走访慰问贫困户392户次。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九大工程”、“双包”工作、驻村工作队及宣传工作,成立18个高规格专项工作推进小组,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过去一年,芜湖市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以精准识别为源头,精准施策,变政府“定单”为贫困户“点单”。制定“九大工程”43项帮扶措施清单,创造性地实施政府制定菜单、贫困户点菜、帮扶部门提供配菜、政府买单的“菜单式”扶贫方式,由帮扶责任人入户协商,逐户制定帮扶措施,让贫困户知晓并受益。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走进无为县石涧镇青苔村,900多亩的山地上种植着白芨、金丝皇菊、婺源皇菊等经济植物。孙氏中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海涛介绍,作为产业扶贫基地,合作社以“公司+科研院所+家庭农场+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特种经济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同时,通过雇请贫困户到山场务工等就业扶贫方式,可实现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在市县镇村四级扶贫干部的帮扶下,这样的产业扶贫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去年一年,全市共建立22个镇级、192个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发展产业开发各类就业岗位9800余个,通过各类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等方式带动9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同时,为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惠民效益,让贫困户收入保底、受益长久、脱贫有效,全市共投入8915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带动71个村集体增收376.4万元,带动8962个贫困人口增收2772.05万元,人均增收3105.59元。

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农机扶贫、光伏扶贫……一项项新兴业态扶贫模式,既培育壮大了本地龙头企业,又帮助了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更提振了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

探索***新路径

时钟指向2018年,全市扶贫工作绘就了新蓝图: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提升脱贫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着力探索出一条实践检验、群众认可、贫困户满意的***精准脱贫新路径。

今年,芜湖市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把脱贫攻坚过程变成乡村振兴过程,重视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做到不留“死角”。同时,推动贫困户和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把政府扶持的资金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引导和组织贫困户参与和发展专业合作,实现产业带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动产业扶贫和农业产业化有效衔接,建立“园区(企业)+基地+贫困户”“家庭作坊+贫困户”和“能人大户+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

在财力支撑方面,2018年市本级计划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97亿元,较去年增加近2千万元。全市将实施一批重点扶贫产业项目,如在无为县和南陵县分别推进4.5万亩薄壳山核桃果材两用林和1000亩“溜溜果园”优质梅苗种植,在无为县实施16个村户联建光伏电站项目1029千瓦,在南陵县建设5个村级光伏电站等。

市扶贫办介绍,截至目前,芜湖市已实现11.5万贫困人口脱贫,防范返贫工作将是今后3年工作的重点,“将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返贫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管理等方式,让贫困户在脱贫后能够持续增收”。

记者 赵丹丹

新闻推荐

芜湖持证社工有1333人,但专职者寥寥 当个“职业雷锋” 其实不容易

关注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维护留守儿童监护权、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昨天是第12个国际社工日,被称为“职业雷锋”的社会工作者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芜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