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投资兴业的沃土——写在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闭幕之际③

安徽日报 2016-10-23 00:00 大字

[摘要]写在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闭幕之际③

■ 本报记者 鲍亮亮

徽商故里的安徽,居中靠东、沿江通海,是扩大开放的合作福地;科教发达,人才聚集,是创新创业的战略要地;重商亲商、政务便利,是投资发展的兴业宝地。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安徽正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厚植发展新优势,打造发展新引擎,投资机遇无限,为“新徽商”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

只有抓住创新的 “牛鼻子”,徽商才能根深叶茂

——坚持精英和草根并重,让更多的科技人员、大学生、企业员工和农民工成为“创客”

10月18日下午,作为徽商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对接会正在举行,现场55家科技团队与宿州市高新区、无为县等市县园区签订协议。 “自2014年以来,安徽省启动了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工作,在全球范围内招引科技人才,先后投入4.6亿元,累计支持67个科技团队。 ”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处处长杨晓阳说。

造就千万“新徽商”,离不开一批创业创新人才支撑。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打造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今年以来,更是积极推进大众创业创新,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已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23家、省级66家、市级100家左右,集聚创业团队1530个,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109家;前8个月,新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同比增加2万人。

“新常态下,只有抓住创新的‘牛鼻子\’,徽商才能根深叶茂。 ”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认为,每一家徽商企业的成功,无不印证创新对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意义,徽商应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企业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向创新要发展动力、要成长的可持续性。

为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孵化更多创新种子,安徽省明确,坚持精英和草根并重,鼓励引导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皖创业创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让每一个有梦想、有能力的人都有创业创新的机会,让更多的科技人员、大学生、企业员工和农民工成为“创客”。 “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建设众创空间300个以上,形成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建成由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孵化平台、创新政策构成的创新生态体系。

推动各类金融资源更多向最具创业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倾斜

——强化融资保障,解决创业创新后顾之忧

好项目找不到投资、孵化对接难怎么办?创业云服务平台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平台,政府主导企业汇集各方面的创业资源和创业服务,从而来服务各类创业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负责人吕泉介绍,为促进创新创业,安徽省在创业培训、孵化、服务、融资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在创业融资方面,开展了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即通过股债联动的方式来支持创业创新;跟蚂蚁金服的合作,通过劳动者的诚信来降低利率,贷款利率由万分之四下降到万分之三。

“二次创业时,就是因为村支书出面担保了1.5万元贷款,才有了我今天的成果。 ”创业路上的起起伏伏,让六安市供销资金互助社执行理事长张本奎,对创业者可能遭遇的融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今,作为互联网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参与者、践行者,短短一年时间,他就通过资金互助社帮助了200多位农民创业创收。

创新创业需要金融和资本的跟进和支持。近年来,安徽省坚持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并举,突出抓好金融和资本体系建设,推动各类金融资源更多向创业企业起步成长的前端延伸、向最具创业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倾斜。在资本市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会签约的93个项目中,股权投资签约项目有57个,金额186亿元;企业债券发行担保增信签约项目3个,金额62亿元。

如今的安徽,正依托800平方公里巢湖的生态岸线,努力把国家大科学中心建设演绎成中国的“硅谷模式”:先后建成了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合肥高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正在建设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发展基金在内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撑体系;正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创业创新、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比例、加大股权激励力度等人才机制改革,努力让各类创客在江淮大地梦想成真。

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吸引更多中外客商来皖投资

——发挥左右逢源、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着力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沿江通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已经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直达北京、上海、福州、武汉、广州等城市的高铁网络,进一步提升了安徽的区位价值。在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中,已历史性地站在了最前沿。

“通过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的建设,安徽已成为‘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枢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中德两国总理互访的中国之行放在安徽,安徽与德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金融服务等领域达成一批合作成果。海螺集团、奇瑞集团、江淮集团等企业也已踏上跨国经营的征程,在南美、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建立一批新型建材、汽车等生产基地。

“安徽产业基础较好,生态支撑功能逐步显现,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备,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凸显,具有很大后发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作为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枢纽,安徽承东启西,应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加快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抓住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城市群建设等机遇,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未来5年,安徽省将依托地理枢纽构建交通枢纽,进一步发展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电路、气路、网路、商路,打造枢纽型经济动力核,把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将依托大通关建设大平台,大力构建以开放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临港经济区为主体的综合平台,让开放的资源在此交会、聚变、升值,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吸引更多中外客商来皖投资兴业。

新闻推荐

无为县消费维权工作扎实有效

无为讯今年以来,无为县市场监管局紧密围绕“新消费·我做主”年主题,本着“群众投诉无小事”的服务理念,积极采取措施,扎实做好消费维权投诉举报工作,优化市场消费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制度,规范...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