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农场主怀揣创业梦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两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各种形形色色的“家庭农场”。记者从芜湖市农委了解到,截止2014年底,芜湖市家庭农场总数1774个。这些家庭农场主年龄最小的20来岁,最大的有60多岁,他们有的从事蔬菜、瓜果、干果等种植产业,有的从事畜禽养殖产业。
B 年收入在20万元至50万元
在芜湖,大部分是农场主曾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不过随着政策的优化甚至开始有少数城里人将网络上的“开心农场”搬到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的亲戚朋友组成一个小圈子到农村包地种菜,过上了“农场主”的田园生活。另外,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开始返乡乐当农场主。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步入“赢利期”的家庭农场主的年收入来看,最少的家庭农场主一年的净利润达13至14万元,最多的一年净利润达100多万元。而受访的50%以上的家庭农场主年收入在20万元至50万元。
C 芜湖市出台家庭农场帮扶计划
记者日前从芜湖市农委获悉,为促进家庭农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芜湖市出台针对家庭农场的“百千万”帮扶计划,扶持家庭农场做大做强。
芜湖市计划到今年底新认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0个,发展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000个,带动家庭农场从业人员10000人。该市在开展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的基础上,对示范效果突出的家庭农场经营者给予资金补贴;同时,对家庭农场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认定一次。同时还鼓励金融机构为每个家庭农场提供5万元至10万元的贷款授信,引导家庭农场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个人承担部分由财政补贴50%,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家庭农场遭遇“成长烦恼”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在江城大地上遍地开花。虽然相信前景发展美好,注册也免费,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土地租期难保障、农村基础设有待改善、缺少资金、人才等都是问题。
采访中记者发现,“融资难、贷款贵”,是家庭农场主的一致呼声。无为县一农场主告诉记者,2013年承包了村里的土地搞粮食种植,由于经营初期资金需求量较大,所以想贷款,可因土地、住房都是租的,没有产权证,跑了几家银行都没贷到款,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利率高昂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
“种田利润本来少,赚点钱都还贷款了,到头来等于白干。”对此,银行业内人士解释称,银行也是讲究风险和效益的,给农户贷款效益周期长,风险比较大,亏了自己赔。一些农场主反映,目前除财政农补初步落实外,信贷、税收、资金等扶持力度不够,有的甚至很不到位。
市农委的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家庭农场法律主体资格尚未定位,发展现况较弱小,在融资信贷、用地审批、税务减免、项目申报、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包括农业部门在内的财政、工商、金融、税务等各级各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将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摆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新闻推荐
送文艺到...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