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关心下一代:一切为了孩子

芜湖日报 2014-03-18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 杨友艺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中有的没有父母陪伴有的家庭经济困难,成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发光发热,将晚年时光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些本与他们素不相识的孩子。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芜湖市各级关工委组织“五老”同志3.26万人,帮扶全市3.19万名留守儿童,其中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达到2.04万人。在帮扶过程中,各级关工委打造关爱青少年的工作品牌,做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芜湖特色。

“522”关爱留守儿童不打烊

“522”是无为县襄安镇实施的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名字。之所以叫“522”,是因为每周5天上学期间由学校对留守儿童加强管理,而两个休息日和每年的寒暑假,则由所在自然村的关工小组负责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对孩子进行照料管理。这样一来,无论什么时间,孩子们总是有地方去,有人陪。该县关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522”就像是不打烊的学校,孩子在这里既能玩耍也能学习,家长也能放宽心。

和“522”一样,各县区结合各自特色搭建了一批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新平台。三山区广泛动员机关干部和“五老”同志,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南陵县惠民中学校长王利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被全校600余名留守儿童亲切地唤作“我们的好奶奶”。芜湖县花桥镇九十殿村关工委邀请本村大学生为留守儿童举办英语辅导班。市关工委联合教育局、妇联开展了“百名留守儿童走进美好乡村”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传递党和政府的真诚关爱。

推动爱心支教

据不完全统计,在芜高校大学生已超过10万人。市关工委充分运用驻芜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议这一平台,在抓好校内关爱工作的同时,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广泛开展义务支教等形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回报社会,服务第二故乡。

安师大学生吴青山领衔创办的“五四”爱心学校迄今已坚持了9年,尽管志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爱心支教的接力始终没有间断。在市关工委的协调和支持下,镜湖区目前已有“五四”爱心学校17所,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594名,共有577名困难家庭学生受惠于此。弋江区西利民社区关工委在原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大学生的支持下打造社区“爱心学校”,已坚持7年之久,深受社区居民好评。

传递社会爱心

让家庭贫困的孩子沐浴在社会公平的阳光下,让寒门学子不再为了学费而捉襟见肘,各级关工委视助学济困为己任,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过去一年里,市关工委共资助中小学特困生830人,比上年增加58人;资助金额达63.9万元,同比增长7.2%。“希望之星”华亿奖学金和助学金分别奖励资助优秀学子16人,共发放奖助学金13.4万元。据统计,一年来各县区、市直单位关工委共筹措助学资金689.6万元,帮扶困难学生1.58万人。

在创造性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时,芜湖市关工委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已有2291个,民营企业关工委共组建300家,占规模以上民营企业85.5%。市关工委被授予全国“优秀组织奖”。

新闻推荐

芜湖市人民政府令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

第54号《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3月27日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执行。   &...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