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拓宽城市绿色发展空间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强市——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纪实

芜湖日报 2014-03-30 10:15 大字

□本报记者 王洋

今年,面对造林空间日益趋紧,全省任务调减的客观形势,芜湖市提出森林增长力度不降、任务不减、目标不变。全市森林增长工程设定目标80万亩,其中,今年工程任务为19.5万亩。“要把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促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城市升级版的高度。”市林业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芜湖市将本着规划建绿,见缝插绿,凡土必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实现森林增长有品有位,有型有样,增绿增色,着力打造山川秀美、碧水环绕、空气清新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强市。

全方位谋划  杠杆化驱动

目前,芜湖市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森林长廊绿化规划、全市域绿化空间控制规划,对山地、城市、道路、水系、村镇、农田林网,分类编制绿化空间控制,分项明确建设标准和景观要求,成为指导全市绿化的“规章”。同时,芜湖市积极探索和加大对收储土地的宏观调控,引导和盘活已收储未利用地的机动用途,规划建设城乡组团隔离森林带和大型生态绿地,构建城乡之间的生态屏障,助力提升城市品质,发挥森林增长工程的“溢出效应”。

为调动各类主体参与森林增长工程的积极性,芜湖市在国家、省对森林增长工程专项奖补的基础上,另设立专项资金8000万元,按照10元/亩安排工作经费。各县区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年奖补资金在2500余万元以上。在落实奖补资金的过程中,芜湖市注重将造林绿化与交通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土地整理、水利兴修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涉林项目兼容叠加,将村庄绿化纳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范畴,引导农民筹资投劳。

创新型机制  市场化运作

拓宽造林空间,土地流转是关键。芜湖市各县区成立土地流转工作组,采用政府征用、企业租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多种模式,解决森林增长与城乡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的矛盾。在鸠江区,区政府采取政府性征用、全额投资的方式,高品位建设合巢芜高速和芜马高速森林长廊。在新芜经济开发区东区,政府部门通过约定时期内无偿提供绿化用地使用权,与绿化公司合建完成了36公里道路绿化。仅这一项就节约财政投入500万元。

吸收社会资本为城市增添“绿色”已成为芜湖市创新林业投入机制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市新增60个绿化公司,引进林业大户412户,连线、连片、连面开展新造林近10万亩。另外,还通过向外招商,引资2亿元新建苗木花卉大市场和精品苗木基地。在林业管养机制方面,市林业部门突出后续管理,明确管护重点,落实管护主体,完善“公益看管、集体管护和业主承包经营管理”相结合机制。其中,森林长廊实行招标栽植,专人管护,责、权、利相统一;大型公共绿地、道路绿化由镇(乡)政府落实养护管理专业队伍,保证养护质量;小区绿地、单位绿地和小块街头绿地,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由社区、村居、物业管理公司和单位共同管理。

大力度推进 全过程指导

在芜湖市,推进森林增长工程已成为各县区、乡镇和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分别适时召开“三会”,实行“周通报、旬调度、月报告”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各级领导分片包干,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并组成以“督查室+效能办”为主的联合督查组,巡回督查。在造林任务最重的无为县,去年冬季以来,已先后召开8次由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造林推进调度会,实行“领导组成员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林业技干”三方联系1个乡镇和相关部门,有效推动了该县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的进度。

今年以来,市林业部门实行“全战线大动员”和“一线服务法”,发动全市198名林业技术干部深入一线,手把手、点对点、面对面帮扶林业大户,打通了林业科技向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周、突击月”和“百名林业科技人员服务森林增长工程”两项活动,加强了对基层林户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严把作业设计、树种选择、栽后管护“三关”,确保了芜湖市森林增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家中遭遇险情 他却坚守救灾一线

安徽预备役师战士的两难选择

无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