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门口的小港湾:让留守的孩子不“落单”

芜湖日报 2013-08-27 12:45 大字

□本报记者 张逸潇 文/摄  实习生 褚梦婕 白晨雨

树木掩映的农家小院里,三五个孩子围着乒乓球台玩得正欢,踏着碎石小路走进一楼堂屋,另一群孩子在书桌旁专心致志地看杂志、做作业,脚下是一摞整整齐齐的书包。安静的屋内,只听到头顶电风扇呼啦啦转动的声音……这是无为县襄安镇下童自然村老党员凤元发的家,也是村留守儿童活动室。这个暑假里,全镇像这样建在老乡家里的村级留守儿童活动室已有16个,成为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温馨乐园。

“无为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特别多,仅我们襄安镇就有1460多名留守儿童,分散在全镇11个行政村、200多个自然村。周一到周五,学校会给予留守儿童特别关照,可一到周末和寒暑假,他们要么孤零零待在家里,要么独自玩耍无人过问。”襄安镇关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一年,无为县因溺水车祸等原因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这让他们开始思索如何建立“无缝”机制,让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告别假期“真空”。

一项简称为留守儿童“522关爱工程”的新机制,今年起在襄安镇悄然启动。按照方案,留守儿童上学期间周一至周五这5天,由学校关工委负责;双休日2天和寒暑假2个假期,由镇村关工委组织在校外留守儿童活动室度过。“建立校外留守儿童活动室的地点不是随便选择的,一般都设在老党员或者村关工小组组长的家里,大多数都是当地热心公益的‘五老\’人员。”襄安镇关工委人士表示,这些老人本身在村里就德高望重,他们亲自照看,不仅让家长放心,也能言传身教,向孩子们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

75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徐德忠是新生村长垅自然村留守儿童活动室的负责人。村里一个叫小成的孩子很顽皮,不爱学习,父母常年不在家。有一次,小成把村里变压器的油偷偷放掉了,造成1000多元钱的损失。徐老知道后,克服自己腿脚不便的困难,多次登门和小成聊天,平时也主动关心他的功课,最终感动了小成,让他仿佛变了个人,如今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据了解,整个襄安镇像徐老这样投身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五老”共208人。

“家门口”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开办以来,得到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欢迎。在百合村沙村留守儿童活动室,每天到了中午11点,王爷爷就会来喊10岁的孙子王德正回家吃饭。“小家伙每天在这里和小伙伴们下棋、打球,不喊都舍不得回家。”王爷爷告诉记者,王德正的父母远在上海打工,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从我家到这里就2、3分钟路,孙子来玩我很放心,比让他一个人在外溜达、或者三五孩子到池塘游泳要安全得多。”门外的象棋桌旁,开学就上6年级的徐盈盈正带着几个小朋友下棋。“我喜欢在这里打羽毛球、下象棋、讲故事、看杂志,几乎每天都来。”机灵懂事的她是这群孩子的“孩子王”,不仅带着大家一起玩,还会给低年级的小朋友辅导暑期作业。

“无为县有5、6万名留守儿童,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200多个行政村、2000多个自然村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推广襄安镇的‘522’模式。”无为县关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室不仅将配备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篮球、象棋、跳绳等文娱设施,还将经常开展故事会、书法绘画、安全讲座等活动,与学校联动实现全程关爱,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让他们的心不再孤单。

新闻推荐

生态无为矿山整治初显成效矿山数减少至24家 确定复绿矿山20家

本报讯 (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炜钰)  无为县自2010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已初见成效,矿山由原来的70家减少到24家,矿...

无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无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