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 在新的支点上强力起跳—— 无为县重点产业发展综述

芜湖日报 2012-11-07 20:32 大字

羽毛球生产车间

安徽丰原药业无为药厂

电缆厂生产车间

提到无为县,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产业约莫就是电线电缆了。其实,除了电线电缆,还有更多的产业已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走进无为县,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不能不为这里的超前思维、科学定位、产业规划、精准布局所折服。

这种折服,来源于无为县对未来发展的追求。“十二五”期间,无为县确定的培育和发展重点,就是国家级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国内最大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全国内河知名的船舶制造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四大产业基地。在这个定位中,既有对主导产业核心能量的持续释放,更有对支柱产业精细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的全新诠释。

这种折服,来源于无为县对产业基础和提升空间的信心。“十二五”期间,无为县将重点发展新型化工、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羽毛羽绒、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到2015年,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实现增加值260亿元以上。

转型升级: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去年以来,无为县围绕壮大电线电缆、新型化工、农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有序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

在电线电缆产业上,大力开发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特种电缆品种,大力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超高压、特超高压电缆品种。力争到2015年,电缆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企业10家左右,其中超50亿元企业2-3家,培育1-2家上市公司,集群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在新型化工产业上,发展以华谊煤化工为龙头的新型化工产业,以打造国家级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目标,着力延伸产业化链条,规划实施一批煤化工产业深加工项目。到2015年,新型化工产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在农产品深加工上,重点建设粮食、油脂、棉花、蔬菜、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加工基地,鼓励绿色、生态生产,扶持壮大现有的益海嘉里、光明粮油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以电线电缆产业为例,该产业不仅是无为县支柱产业,还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关键所在。”采访中,县政府有关同志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政策与机制的叠加效应激发下,电线电缆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加快。

近年来,无为县电线电缆产业新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一批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华菱、宏源、天龙、太平洋等企业分别开发了铁路数据信号电缆、军工电缆、集团开发光纤电缆、稀土铝合金电缆等。目前,这些企业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都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色。1-9月份,电缆行业新产品产值率29%,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几年来,电线电缆企业纷纷突破传统销售模式,在保持代理销售优势的同时,结合实际,培养自己的营销团队,走出了一条企业直接掌控销售市场的路子。目前,行业直销比例已达25%以上。随着国内市场的日趋饱和,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在不断巩固国内市场同时,加大了开拓国际市场力度,部分产品已出口亚非拉等地区,其中,江淮集团在2010年度成功实现600多万美元出口业绩的基础上,今年前9个月又实现出口200多万美元的实绩。

为了积蓄持续发展能量,各企业不断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仅从上海、江苏、合肥等地引进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还从高等院校电缆专业毕业生中引进专业人才,逐渐形成了层次完备的转型升级人才梯队。

如今,无为县电线电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去年,全行业实现产值348亿元,占全县产值近64%,上交税金8.25亿元,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41%。全行业拥有32个省名牌产品,20件著名商标(驰名商标),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主导制定五项省特种电缆地方标准,其中,4个标准被工信部立项为全国行业标准;行业注册资本达154.7亿元,占全县近60%,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6家,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典型、最成熟和最具活力的产业集群之一,2010年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四大产业基地之一。

融入芜湖后,无为县紧紧抓住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等机遇,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电线电缆支柱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抢抓芜湖打造市级首位产业的政策机遇,将电线电缆产业作为全县的首位产业来打造,在促进电线电缆行业转型发展上相继构建了首位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培育机制、政策激励机制。

提升空间:壮大五大传统产业

无为县不仅有良好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而且有承接东西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不仅有传统产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且有连接南北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这些优势资源的集聚和释放,成为无为县壮大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羽毛羽绒、医药及医用品等传统产业,提升发展空间的力量源泉。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无为县倾力扶持推进、提升发展空间的一个缩影。作为安徽省医药系统首家上市公司,该企业拥有三个药厂,即无为药厂、蚌埠涂山药厂、马鞍山药厂和一个控股子公司——安徽省百春制药有限公司、一个研究所——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该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医药行业集科研、生产和营销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并成为全省最大的制药企业、全省医药行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近两年,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科研投入、产能提升和规模扩张,始终保持了稳步的增长势头。2011年,企业完成产量1.4亿瓶/袋,完成销售收入3.8亿元,实现利润6800万元,上缴税金3300万元。今年1-9月份,完成产量9612万瓶/袋,完成销售收入2.36亿元,实现利润6029万元,上缴税金2537万元。

去年以来,无为县围绕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科学定位、精心谋划,从政策扶持到项目推进,从完善机制到跟踪服务,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船舶制造产业上,支持重点船舶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重点发展万吨级多用途散货船及较高附加值特种船舶,支持发展船用关键配套设备。力争到2015年,造船能力达到15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超120万载重吨,船舶配套产值达到20亿元,船舶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80亿元。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重点抓好双钱公司年产1500万条子午线轮胎生产线、科越公司汽车配件等项目建设。到201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在纺织服装产业上,发挥资源和区域比较优势,积极承接纺织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育自主品牌,走棉纺业“精细化”、服装鞋帽业“品牌化”、产业用纺织品“特色化”、家用纺织品业“配套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形成5-10家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产品品牌,纺织服装就业人数达到3万,实现出口创汇1亿美元。

在羽毛羽绒产业上,合理规划、严格规范无城羽毛羽绒业,加快羽毛羽绒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羽毛羽绒制品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加工1000万件(床)羽绒家纺产品生产能力,羽毛羽绒产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在医药及医用品产业上,重点支持丰原药业增资扩模,鼓励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大力开发西医、西药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引进现代医药企业,规划建设医药及医用产品产业园。到2015年,医药及医用产品产业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

培育重点: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无为县在做强支柱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和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根据这一目标,无为县超前思维、超前谋划、超前决策,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上,依托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基地和智能电谷(智能电网产业园)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电缆、智能电网装备;依托现有船舶制造企业,着力集聚发展特种船舶制造及船用装备;依托奇瑞、比亚迪等著名品牌发展汽车重大部件生产。

在新材料产业上,以煤基多联产项目为基础,积极发展碳纤维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膜材料、纳米碳酸钙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重点支持中俊超白光伏玻璃项目、同人新材料产业园和森海铜基新材料工业园建设。

在电子信息产业上,重点引进和支持比亚迪新型显示材料和智能家电,建设智能家电产业园。支持安徽传感器厂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传感器新产品,鼓励扩大生产规模,做强品牌,建设安徽省重点传感器生产基地。借力发展光电产品。

此外,还鼓励和引进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去年12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由香枫塑胶投资的年产50000吨多品种环保型特种增塑剂项目正式实施。该项目产品具有优良的卫生、环保、耐寒、耐高温等综合性能,均通过SGS检测,符合欧盟ROHS及其他相关标准,属于国际公认的环保型塑料助剂,可有效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使用,推动增塑剂向环保型、特种增塑剂方向发展,推进塑料增塑剂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塑料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新增销售收入可望达到63800万元,利润7493万元,上交税金4235万元,经济效益良好。显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该项目产品为环保型、卫生性、功能化特种增塑剂,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石化化工中的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符合安徽省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芜湖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成功实施后,该公司将成为全国环保型特种增塑剂品种最多、功能最全的产业基地。生产能力占全国环保型特种增塑剂市场份额20%左右,对于完善和延伸安徽省化工产业链,加速推进区域电线电缆、家电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策并举:在新支点上强力起跳

难得的政策机遇,多重的资源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无为县经济的全面提速奠定了良好的根基。对此,无为县委、县政府没有陶醉于既有的成绩,而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多策并举,在新的支点上寻求强力起跳。

引导产学研合作,加强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电线电缆、煤化工、羽毛羽绒、船舶制造、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要加快改变人才匮乏、研发不足的局面,采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培训。“十二五”期间,为工业发展服务的人才总量要大幅增加,人才素质全面提升,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结构与工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建立工业高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壮大企业家群体,尽快消除企业家族式管理的一些弊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重视搞好人力培训,提高进入工业领域就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质。结合“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育项目,培养一大批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以满足承接企业的用工需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以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体,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培育,协会、社会中介、科技部门等组织的积极参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筑技术服务、检测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职业培训服务等平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对电线电缆、羽毛羽绒、船舶制造等产业,加快设立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公共技术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技术培训中心等,设立国家级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立省级电线电缆职业技能鉴定站。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坚持高强度招商不动摇,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各级招商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加强专业定向招商,形成全民招商格局,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建立重大项目引进领导协调机制,对资金投入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由县负责人牵头,相关单位参与,主动跟踪服务,提高招商成功率和资金的到位率。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无为县工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行创业投资,最大限度地吸纳民营资本。通过集群发展战略,引导中小企业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创新,以合作为基础,以创新为龙头,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民营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分离和市场细分,促进产业快速成长。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鼓励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对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增强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上市,解决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完善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优先安排支柱产业项目用地计划,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争取省单列土地指标。   本报记者 向陈宏

新闻推荐

国土资源部来芜调研认为芜湖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特点突出

本报讯(记者 付君兰)11月3日至4日,国土资源部调研组来芜,就芜湖市土地复垦和工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副市长詹云超陪同并出席汇报会。&nbs...

无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