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创业 为家乡发展注入“活水”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近年来,芜湖城乡变化日新月异,不断吸引着外出人员的回归,不少能人返乡创业,除了自身得到发展外,还带动了周边乡邻,也把外地的新技术、新思想带回芜湖,给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了“双赢”。
返乡创业 带动一方
据芜湖县人社局的束骏介绍,返乡创业人员大多在外地从事过相应的行业,积累经验后回乡创业,把经验转化成经济效益,把在外学习的先进技术改良后用于本地生产;学历逐渐以大专以上为主,本科生比例显著提升;在创业领域上,芜湖县的返乡创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一产类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种养殖、销售)和三产类电子商务领域,芜湖县周边的农业生产资源良好,交通优势明显,靠近六郎镇、陶辛镇附近的瓜果蔬菜养殖和花桥水域的水产养殖,都成为返乡创业者的不错选择,依托新芜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一批创业者选择了电商销售领域,将传统生产与他们学习的网上营销相结合,有效地开拓了市场规模,取得良好效益。
返乡创业人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消费,也带动了更多本地人的就业。无为县的张玉保不甘平庸生活,回乡创业当“蛇王”,2018年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已吸纳贫困户12人就业,未来预计提供100个就业岗位。繁昌县的章健,在外地创业成功后回乡再发展,企业每年营收过亿元、纳税超千万元。南陵县的徐永超,回乡投身水产养殖,实现产业扶贫,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芜湖县的周小飞,返乡创业后经营花生批发及其加工品,发展网上销售,进驻了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给本地农民提供近30个工作岗位、80多万元的收入,也给当地农民种植农产品带来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遭遇资金和技术难题
创业的路上充满荆棘。返乡创业人员,除了对乡土情况比较熟悉外,还会遭遇思想、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以南陵县的徐永超为例,从一名IT从业人员转型水产养殖,没有经验,他一步步学起。小鳜鱼一条条地漂浮在水面上不吃不喝,他弄不清楚情况,急得火燎一样。幸亏省内知名水产专家来到南陵授课,徐永超带着生病的鳜鱼给专家看,才知道是鳜鱼得了寄生虫车轮虫。
芜湖县的胡华东回乡创业,准备生产缓冲包装,建好厂房后积蓄全部用完,还欠了施工队30万元工程款。当时在无法贷款的情况下,从亲朋那里借钱把设备提回来。受资金制约,他没钱请专业生产工程师,从开机到产品生产每一道工序,只能一步步地学。刚开始不懂技术,机器经常出故障,塑料熔化温度250℃,他手上胳膊上到处是被熔化的塑料烫的伤疤,甚至整夜都出不了产品。
返乡创业者有时还被父母不理解。按照老一辈人的思维,在外面安稳地工作是最保险的,放弃稳定、体面的办公室工作,回乡创业艰难且充满风险,最开始他们多数不支持。返乡创业者还常遭遇资金、思想等难题。芜湖县的梅万付、马荣花回乡创业种蔬菜、种西瓜,一些先进的生产理念,刚开始遭遇乡亲的不理解;繁昌县的张腾创办智慧物流园,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吸引优秀人才乏力。
为返乡创业“添把火”
近年来,芜湖市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其中,每年评选科技类创新创业项目,对被评定为优秀、良好等次的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入驻市级众创空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创业实体,给予为期3年,每年最高5万元的租金补贴和5000元的水电费补贴;鼓励各类创业大赛获奖入围项目来芜发展,对在芜落地发展的创业项目根据获奖情况给予1万元至10万元奖励;对返乡创业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初创企业新录用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每年不超过7000元的岗位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予以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除了市里的相关政策外,芜湖市各县也都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如提供创业培训等。近5年来,芜湖县每年都评选“返乡创业之星”,对当选者除了授予荣誉称号外,还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0元。此外,芜湖市各县区对吸引人才回流力度都很大,利用春节、中秋等机会,组织茶话会或入户走访座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繁昌县孙村镇的章健,春节期间回乡,被县、镇领导拜访时的诚意所打动,回乡再发展。芜湖县六郎镇的范栓马一家,春节期间村委会书记上门长时间座谈,介绍家乡发展情况、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希望他们回到家乡,范栓马一家将上海资产变卖后,毅然回到了家乡。(本系列完)
记者 马正超
新闻推荐
接过字典,果然见到这个字——“啻:chì”,而且,再没有第二个读音了。中午,在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时间里,我也揣着一本书走进教室,与...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