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习俗不丢 绿色文明不忘

芜湖日报 2018-04-06 01:01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承孝安)今年清明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各种绿色环保、便捷安全的祭奠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鲜花祭祀、植树悼念、网上祭祀……文明祭扫成为芜湖市清明祭扫的主流。

在回然园公墓,记者看到大多数来扫墓的市民都手捧鲜花。“近几年,都在大力宣传绿色环保、文明祭扫,我们非常赞成也绝对支持,放鞭炮、烧纸污染环境又不安全,一束鲜花既庄重又环保,完全可以表达我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家住伟星城的王阿姨说。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植树悼念、网上祭祀等绿色低碳祭扫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清明节期间,在广州工作的范先生特意赶回芜湖县老家,他在父亲墓地所在的山上种了两棵松树,连续两年他都用这一形式寄托对父亲的哀思。“在政府多年的倡导下,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都在提高。我身边很多亲朋都在转变祭扫方式,大家通过清明节植树的形式来参与生态家园建设,也算是为芜湖创森贡献一份力量吧。”范先生说。

新闻推荐

“只要老百姓喜欢黄梅戏,我就得好好唱下去”

□本报记者唐乐燕安徽省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安徽省剧协理事、芜湖县剧协主席……自我介绍时,这些头衔曹帮萍很少提及。更多时候,她更愿意称呼自己是“乡村社戏的经营者与守望者”。作为芜湖县黄...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