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马饮客运站正式“退休”汽车南站将优化江城交通格局
昨天,迎来送往13年零6个月的“临时”车站——马饮客运站,宣告停用。原站近600个客运班次全部搬迁至崭新的芜湖汽车客运南站。
位于花津南路与珩琅山路(纬十三路)交口的汽车南站,毗邻高铁弋江站。它的启用,意味着芜湖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交通综合枢纽,逐步被激活。这里的公交站名为“弋江区交通枢纽”,目前经停线路有7条。
一周内(5月8日至14日),客运部门将开设由马饮客运站驶向芜湖汽车南站的免费摆渡车(如图),引导市民从新站出行。
“迟到”的汽车南站
芜湖的城南客运史要追溯到2000年前后。彼时,为了方便三县(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群众往返市区,客运企业曾先后在奥林匹克体育场、第四人民医院附近“骑路”经营,设置上下客点。“那时候我们从县里坐汽车来芜湖办事就像赶集。等车、下车都是在路边,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家住南陵县的黄女士记忆犹新。
随着城区的扩张、开发,到了2003年12月,马饮客运站启用。不过,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临时车站——它没有按计划被称作“汽车南站”,而是选用了附近居民习惯的叫法“马饮站”(靠近马饮村)。十多年来,马饮客运站一直担负着市内短途客运任务,设施却相当简陋:没有像样的候车室,遇上雨天,乘客甚至要举着伞等车。
2014年9月,芜湖汽车客运南站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2亿元,占地83亩。主站房按一级站标准设计,建筑面积达到12600平方米。这个规模,是1991年建成、主站房面积5000平方米的芜湖长途汽车站的两倍多。
从外形来看,汽车南站外立面全部采用玻璃幕墙,占到建筑面积的近七成。不规则的钢架结构在大门处向外延伸,呈桥状,造型大气华丽。走进内部,建筑顶部有12面细条状的天然采光的窗户,配合车站外立面的玻璃幕墙,整个候车大厅内“光彩照人”,在晴天,根本无需辅助照明。站内,共设有9个人工售票窗口、13个检票出发口,运能也大大提升。
“今时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气派多了,舒适多了!”昨天上午,来自芜湖县湾沚镇的乘客刘玉龙坐在敞亮的候车大厅欣喜不已。
配套逐步完善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的汽车南站开放了南侧和西侧的进站口,西侧进站口正对公交站台,站名为“弋江区交通枢纽”。经停这里的公交线路有10、18、20、45、51、206、216路共7条。
据该站负责人介绍,汽车南站首末班发车时间自早上6点至晚上7点,全天班次有近600个。日均客流量约4千人次,假期日客流量将超1万人次。汽车南站的客运班次主要涉及芜湖县、繁昌县和南陵县。同时还增设了直达上海、南通和无锡的长途班次。
车站对新进驻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和服务培训。接下来还将设置提供问询、导乘服务的服务台,设置母婴及重点旅客候车室、开水间、手机充电站,提供免费无线上网,开放餐饮、零售、小件快运等功能区域。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新站刚刚投入使用,部分乘客没有实时了解车站动向,仍去往马饮客运站乘车。因此在一周内(5月8日至14日),原马饮客运站将设置免费发往汽车南站的摆渡车,公交集团也将在近期为“马饮客运站”更名。
优化江城交通格局
在不少市民眼里,新站相对于马饮客运站远了不少。以城南中央城小区为例,原先至马饮客运站约4公里,而如今距汽车南站则近8公里。
“汽车南站和弋江高铁站实际上拉伸了城市交通的骨架,加速了城市立体化交通进程。”市交通运输局的业内专家表示,汽车南站看似变远了,实际上却优化了全市的交通布局。该人士说:“近年来,芜湖市现有的两站广场由于场地面积有限,客运结构受到局限,多形式联运开展不足,很难称作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枢纽,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发展需要。因此,在城南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换乘枢纽迫在眉睫。”据介绍,汽车南站将与宁安高铁弋江站打造立体化的综合换乘中心。由此,芜湖市民能够从家门口直接换乘高铁与长途汽车去往外省市,将实现高铁、长途汽车、公交、出租、轻轨(在建)等一站换乘。
一位政府人士也表示,城南交通枢纽的诞生,将优化主城区交通生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从长远来看,也是芜湖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必然选择。” 记者 王世宁 实习生 汪希 文
记者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一男子酒后无证驾驶无牌车,结果进了拘留所。4月24日中午,芜湖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民警在湾周路长岛美域路段检查酒驾,12时58分,民警对过往司机进行饮酒检测时,发现一驾驶无牌摩托车男子企图掉...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