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宣文化起源发展昌盛及沦为隐学的思考

宣城日报 2016-10-08 00:00 大字

宣城地域文化,即以今宣城市人民政府驻地为区域中心的古宣州地域文化,简称宣文化。

宣城为宣文化起源地,源于宣城良好的生存环境:宣城地处皖南山区向长江沿岸平原过渡地带,境内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台地、平原,对人类十分友好,农耕文明早中期,最宜人类居住。

宣城为宣文化的核心区,源于宣城的区域中心地位:旧石器时代,宣城即为古人类聚居地,有文字记载的地名曰“爰陵”。汉武帝时,置丹阳郡,宣城由此成为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5.7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心。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丹阳郡迁至南京,分丹阳郡西部11县在此设宣城郡。唐代,宣城为“国家巨屏”、“较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人口最多时达972952人,仅次长安和洛阳,居全国第三。时人称“宣州多君子”、“宣城文雅地”,为皖南文风最兴盛的地区。宋代,“宣大郡”北控大江,南连浙右,是仅次南京的江南重镇,“孝宗皇帝潜邸宣州”。元代,宣城为朝廷倚重的糟粮征收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视宣城(含明代广德州和宁国府地境)为“兴王之地”。清康熙年间,人们将皖南重镇宁国府首邑宣城县和皖北重镇庐州府首邑合肥县相提并论,合称“南宣北合”。

宣文化发展昌盛,源于宣城优越的社会环境:宣城地境历史上矿产业、农业经济特别发达,且多贡品,商贸交易尤盛,常见于史籍记载。西汉至南朝宋齐梁陈,宣城多为诸侯王或皇室成员的封地或食邑。晋永嘉年间“八王之乱”期间,关中河洛地带衣冠名士纷纷南渡长江,侨居境内,首开宣城文化昌盛之风;汉代至晚清数千年中,历代知名文化人士或游历、或讲学、或为官宣城,引领宣文化的发展;宣城社会精英的倡导、家族的强大支持是宣文化辉煌的最关键因素。

(一)衣冠名士多聚居宣城。在现代传媒出现之前,移民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载体。宣城曾是衣冠名士迁徙皖南首选地。他们往往是数十家乃至数百家聚众而居,并尽可能地将重要的典籍、档案、文物、礼器、乐器及乐师、艺人、工匠等随身迁移,因此之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在宣城大地得以绵延。这些世家大族的迁入带来的人口红利和先进的技术,不仅促进了宣城地境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宣城地域文化的繁荣昌盛。此外,东汉的郭璞,南朝的范晔、江淹、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宋代的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沈括、陆游、杨万里、文天祥,元代的杨载、辛弃疾,明代的屠隆、汤显祖、石涛等人,他们或游历、或讲学、或为官宣城,这些文化大师的引领,又进一步加速了宣文化的弘扬。

(二)宣城历代官员多崇文重教:宣城素为“上州望郡”,“江南名邑”,地方官吏多为朝中重臣,且儒雅多学,重视教育。其中黄庭坚晚年知宣州时,讲学不倦。明清时期的宁国知府罗汝芳、佟赋伟等名儒延师聘教、增葺学舍,更加重视教育。民国《安徽通志稿·教育考》载明代安徽书院空间分布,宁国府新建书院13所,仅次于徽州府,占全省13.27%。

(三)文化世家在宣城卓然而起:宣城自古即以经济繁荣、商贾兴盛、百姓生活富足闻名于世,为家族的繁衍、枝繁叶茂、源远流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宣城的梅氏、贡氏、吴氏、施氏、沈氏、徐氏、李氏等诗礼传家的文化世家,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振兴家族为目的,无论是仕途得意、腰缠万贯,还是隐居不仕、清贫自过,无不肆力于学,“以功德显,以文章著,以孝友称”,长期承袭走上了发展、繁荣的道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崛起的宁国府商帮(又称宣州商帮),是安徽境内仅次于徽州商帮的第二大商帮,时人常将两者并称“徽宁商帮”,富裕起来的宁国府商人“富而重学,学而致仕”,一是捐资办学,二是收藏书籍。这些人对文化的一掷千金,奠定了教育基础,宣城地境因此人才辈出。

宣文化影响力渐趋弱化,源于宣城政治经济地位的下降。随着统治者对皖南统治渐趋强化及人口的剧增,皖南境内新的行政区不断增设、长江沿岸开发强度逐渐加大,宣城原有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强势地位渐渐丧失,资源集聚能力越来越弱,幅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能力也越来越困难。

(一)管辖区域渐渐缩减。东汉建安八年(208年),吴主孙权析分丹阳郡歙县、黟县置新都郡;晋太康二年(280年),丹阳郡一分为二,郡治迁至南京;唐永泰二年(765年),析分宣州置池州;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析分宣州置太平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宣州所辖广德县置广德军。至此,明清时期,皖南境内宁国、徽州、池州、太平及广德四府一州格局基本定型,宣城作为皖南地境区域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

(二)农耕经济优势渐被沿江地区取代。唐五代及以后,皖南人口不断增多,人们被迫在长江沿岸低洼地带开垦圩田。《安徽省志·农业志》载,北宋末年至民国,皖南沿江地带筑圩421处,造良田约200万亩,其中芜湖县境内100%是圩田,当涂县境内80%是圩田。芜湖、马鞍山、铜陵等长江沿岸区域开始崛起,逐步取代宣城,至近现代,工业、商贸等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安徽经济最发达地区,宣城反而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三)商帮经济对文化支持不及徽州。经济状况对教育盛衰影响非常大。明嘉靖、万历年间崛起的宁国府商帮(又称宣州商帮),虽然是安徽地区第二大商帮,但其实力不及成化、弘志年间崛起的徽州府商帮,对文化的扶持相对来讲不及徽州商帮,徽文化因此突起。

宣文化沦为隐学,始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战乱。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反复争夺,不仅将宣城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毁于一旦,最致命的是世代积累的文化世家大族不复存在,战后移居境内的多为湘军或太平军下层兵士,或逃荒至此的农民,人口文化素质可以说降至冰点。近现代,由于多种原因,宣城的经济经济又暂时落后于周边地区,由此造成,一是经济欠发达带来的文化观念和认识不足,二是经济欠发达造成经济对文化支持乏力,后果是宣文化无人研究、传播和弦扬。(作者单位:宣城市档案局) 

新闻推荐

◆芜湖市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芜湖县海绵体——汪溪湿地公园建设提上日程

年月,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人员来芜湖县汇报汪溪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初步构思,此次设计是基于此前已上县规委会讨论的方案为设计蓝本,根据县领导要求扩大建设范围,并按照国家级湿地公园标准...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