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舛人生架起助学“金桥”
后宗贵,芜湖县湾沚镇十都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于2007年发起成立了“芜湖县金桥助学爱心协会”,并当选为会长。他牵头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生的学校、家庭,现场察看贫困生状况,然后联系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直到学生高中毕业。迄今为止,他已组织考察贫困学生300多名,成功助学209名,累计获得助学款110.34万元。
幼年家境贫寒、少年不幸丧父、青年弃学打工、中年创业失败血本无归……后宗贵几乎尝尽了人生的种种苦难。恰恰是这段艰辛的经历磨练了他创业拼搏的斗志,也在他内心深处孕育了扶贫济困的爱心种子。“曾经的经历就是为了一步步引导我走上助学这条路。”现在的后宗贵不但可以坦然面对曾经的不幸,甚至还将此作为他引以为豪的人生资本。
伴随父亲咳嗽声成长
命运对后宗贵的第一次作弄竟是他尚在襁褓时。1975年,后宗贵刚出生没多久,他的父亲便患上肺结核,“我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咳嗽声中度过的。”在后宗贵的记忆中,和父亲有关的大部分事都伴随着阵阵咳嗽声。
父亲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一人身上,生活变得异常艰辛。即便这样,当后宗贵到了适学年龄时,母亲还是坚持将他送进了学校。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年幼的后宗贵非常珍惜:每天清晨,他将鸭子赶到河边,便坐下看起书;晚上放学后独自奔到地里收完山芋丝,回到家又迫不及待地看起书。后宗贵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都名列前茅,并且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担任着班级的学习委员。“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医生,治好父亲的病。”这是年幼的后宗贵从小立下的志向,也是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遗憾的是,优秀的学习成绩并没能给后宗贵的童年增添欢乐的色彩。因为父亲的病情影响到了他与小朋友的正常交往。村民们担心自己的孩子被传染,纷纷禁止孩子与小宗贵一起玩耍,所以,后宗贵打小便形单影只,变得愈发地自闭自卑。“父母就怕我被传染上肺结核,从小到大,也记不清打了多少疫苗。”后宗贵卷起袖口,只见胳膊上层叠地刻着大大小小的“井”。
放弃高考打工维生
正当后宗贵努力地一步步朝梦想奋进时,命运第二次作弄了他。1991年7月,后宗贵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芜湖县二中。当全家还沉浸在这一喜事中时,同年10月,父亲突然逝世。失去了父亲,后宗贵顿时失去了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他坚持将三年高中读完后,便放弃了高考。“上高中已经把家里掏空了,即使考上大学,家里再也供养不起。”19岁那年,后宗贵带着遗憾离开了校园,踏上打工的征途。
后宗贵先后在芜湖县废品回收公司、原市永康饮料厂十都村分厂等企业工作。在十都村饮料厂工作的3年时间里,凭着所学的知识,他从一名普通会计做起,逐渐兼管了生产和销售,成为厂里重要的骨干。
1997年底,饮料厂倒闭后,后宗贵在一间豆腐作坊帮忙。聪明好学好悟的后宗贵即使在小小的豆腐作坊中,也能显示出自己的才能。“最初一天最多磨40多斤豆子,后来我将灶台改为蒸汽后,一天能做400斤豆子。”通过这一设备的改良,这间小作坊每天的生产量便提高了近10倍。成功的技术改良,让后宗贵尝到了新技术、新思想的好处,渐渐地,他萌发了去大城市闯荡的想法,“我觉得所谓的流行都是从大城市向小城市延伸,当时我就想去大城市发展”。
艰难创业历经磨难
2000年,25岁的后宗贵揣着这几年打工攒下的钱来到上海。刚开始,他租住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开起了大排档,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据他回忆说,曾有一位客人吃饭后将皮包落在桌上,他发现后立刻把皮包锁到柜子里直到失主前来认领。后来,这位客人和后宗贵成了很好的朋友。后宗贵一直秉承着这种良好的品质做生意,两年下来,生意越来越红火,于是,他考虑换一个好一点的地方,正正规规地开一个小饭店。
经过考察,他租下浦东的一处商住楼开起了饭店。最初生意比较红火。在后宗贵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一户居民在当地政府网上投诉后宗贵饭店油烟污染环境,影响居民身体健康。浦东新区环保部门来检查,发现这栋商住楼不能开饭店,因为规划书上规定不能从事餐饮。而在租房的时候,开发商和户主都明确告诉他,可以开饭店。后宗贵上当受骗了。为此,他损失了20多万元。
命运再次作弄了后宗贵,让他在一夜之间血本无归。
偶然经历坚定助学梦
面对命运的多次作弄,后宗贵并没有因此怯步,“虽然钱没了,但这几年在上海闯荡后也长了见识。”2004年,后宗贵回到了家乡。当他看到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发展迅速,广告业务量很大时,便有了成立广告公司的打算。
就在后宗贵忙着筹备成立公司的时候,一次偶然的经历开启了他助学的生涯。2007年4月的一天,后宗贵在芜湖县政务信息网上看到一篇贫困生求助的帖子,随后他辗转和发帖人联系上,来到红杨镇和平中心学校,找到该校六年级贫困生包友花家。
后宗贵怎么也没想到那是怎样的一个家:破败的木门虚掩着,矮矮的土坯墙斑驳陆离,几处掀起的屋草在风中摇晃,阳光从屋顶的漏洞中射进一个个很亮的圆点。家里几乎没什么家具,一张床和一张靠墙的歪歪倒倒的抽屉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贫困。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宗贵一阵心酸。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包铜锡年迈残疾。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亲朋救济、邻居施舍、捡拾破烂来维持,过年过节政府发的救济物资对于他家也是杯水车薪,平时家里吃不起油,就买市场上别人不要的猪肠油。当得知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已经影响了包友花健康成长时,后宗贵的眼睛湿润了。他拿出500元钱给包友花的父亲,要他给孩子买一点好吃的、好穿的以及所需的学习用品。
从红杨镇回来,后宗贵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如此贫困的学生若没人帮扶,该如何成长?同时,农村还有不少像包友花一样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学生。他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家的贫困,想起自己放弃高考的决定,想起多少个夜晚母亲的叹息……
“金桥”架起助学路
2007年9月,一个新的学年开始。后宗贵和几位热心爱心助学的人士一起成立了芜湖县金桥助学爱心协会,专门资助贫困学生,并在芜湖县政务信息网和芜湖县新闻网开设了“金桥助学”专区。后宗贵积极组织贫困生的考察、结对、帮扶,并无偿提供考察车辆。他们深入贫困生的学校、家庭,现场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形成考察笔记,然后在网上发布,供爱心网友选择结对。
2009年10月,在广告业务中,后宗贵结识了常年在外演出的芜湖县籍歌手俞龙。当俞龙听说爱心助学活动时,向后宗贵表示要举办一场“爱心助学”演唱会。演出的策划、宣传等由后宗贵自负盈亏,募集的爱心助学款一律捐献给芜湖县教育局助学基金。对于这样一个明显“吃亏”的业务,后宗贵毫不犹豫地承接下来。
经过后宗贵努力的工作,2009年11月10日晚,金桥助学首场“爱心助学”大型演唱会在芜湖县沚津影都成功举办,共募集爱心助学款25400元。演出结束“盘点”,后宗贵为这场活动的成功举办倒贴了2000多元费用。
为了及时发挥这笔助学金有效作用,后宗贵和金桥助学网友商量,选择10名贫困小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小学阶段每人每学年400元,初中阶段每人每学年600元,一直到结对的学生初中毕业。演出结束后,他们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察活动。最后选定湾沚镇长岗小学和红杨镇和平中心学校为结对帮扶学校,每个学校选择5名贫困生,而后逐一上门考察。2009年12月3日,首笔助学款送到了10名贫困生手中。2010年11月、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第二笔、第三笔、第四笔助学款按时送达。
踏踏实实帮助每一名学生
在成功举办爱心演唱会后,一些广告业务中的客户和朋友找来,纷纷要求举办助学活动。后宗贵和爱心人士先后成功举办了柔和经典种子酒爱心助学、芜湖东大汽车有限公司结对新丰小学、郎助郎上学堂郎酒义卖助学、“捐资助学、和谐十都”、万达物流结对百花小学等一系列助学活动,累计获得助学金60多万元,结成中小学助学对子40多对,小学阶段每人每学年400元,初中阶段每人每学年600元,高中阶段每人每年1000元,一直到学生高中毕业。
随着几次结对帮扶的成功开展,更多人开始了解“金桥”,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通过“金桥”帮助贫困学生。后宗贵和他的团队们一方面为不断增多的人数感到欣慰,一方面也对协会的发展速度过快感到忧心忡忡。“结合很多慈善机构暴露出的弊端,我们一致认为不能发展过快,宁愿慢一点,也要稳妥。”秉承着这一发展宗旨,“金桥”助学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例如,他们规定协会不设立账户,不经手任何钱物,所有的捐款可以直接存入县教育局助学基金,也可以由捐赠者直接交到贫困学生手中。“很多慈善机构因为账目不明广受诟病,我们干脆从源头规避风险。”
在选择捐助对象方面,后宗贵也是非常严谨,他和同伴们每次必须挨家挨户地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写成考察笔记,最终定下捐助名单,再交给捐助者选择。“从捐助者角度考虑,我们的工作必须做细做实,才能让他们放心。”“既然金桥的作用就是搭建桥梁,那么我们必须对学生和捐助者负责。”金桥捐助的学生,无论上小学还是中学,将会一直获得资助直到高中毕业。
在后宗贵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金桥助学已组织考察贫困学生300多名,成功助学209名,累计获得助学款110.34万元。金桥助学协会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爱心的象征,同时,芜湖县委、县政府已开始积极扶持金桥协会的发展。
看着一个个孩子拿到捐助款时开心的笑脸,一个个家庭因为他们焕发生机,后宗贵明白了:原来不是命运作弄他,而是一次次引导他走上助学这条路。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卫晗慧 通讯员 张致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芜湖县花桥派出所在辖区开展了“抓基础、查隐患、促整改、保平安”夏季治安及消防大检查行动。花桥派出所联合县消防大队组织...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