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让“留守花朵”输在起跑线上芜湖市9万多名留守儿童有了“第二课堂”

芜湖日报 2013-05-31 20:27 大字

□本报记者 潘晔

昨日本报头版头条“中央媒体看芜湖”栏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架“心桥”》一文,报道了芜湖市实施关爱城乡留守儿童的“亲情电话”项目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近日本报记者在追踪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芜湖市对广大城乡留守儿童的关爱,并不仅仅体现在“亲情电话”这一个项目上。

最好的“六一”礼物

“她比其他孩子更懂事、更用功。”王自清的优异表现,时常被芜湖县红杨镇和平小学的老师们津津乐道。

然而,这个15岁女孩有着坎坷的身世:母亲在她童年时改嫁,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只能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寂寞和孤独,并没有阻碍她健康成长。“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见到了她。小姑娘落落大方谈起自己的梦想,说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学,争取当一名心理学家。

曾经,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给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带来严重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市妇联相关人士说,帮助他们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六一”礼物。

刚放学,红杨镇和平小学的徐凯便箭步冲到留守儿童活动室。先是和小伙伴们玩飞镖盘,后又拿起一本《老人与海》认真读起来。没人能想到,这个父母双亡、曾经不爱与人交流的男孩,变得如此乐观活泼。徐凯说,现在的生活很充实,村里的工作人员也像亲人一样时常过问他的近况,学习成绩也比过去提高了。红杨镇和平村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留守儿童遇到困难,身边连个请教的人都没有。有了这个活动室后,孩子们放学后能在这里看书、游戏、锻炼。遇到不会的难题了,和同学一起商量解决;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就求助村里的工作人员。

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两地相隔,他们内心很渴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芜湖市用3年时间建成51个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配有书籍、电脑、体育设施,给孩子一个课后交流、学习的平台。如今,这些活动室已覆盖了全市乡镇,9万多名留守儿童有了“第二课堂”。与此同时,各级妇联通过开展或开办读书征文、知识讲座、文体娱乐、各类兴趣班、夏令营等活动,寓教于乐,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爸爸,我好想你!”听到吴玉强的呼唤,电话那头的父亲有些哽咽: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要照顾好爷爷奶奶。吴玉强的父母双双在苏州打工,一部亲情电话成为家庭之间的纽带。这位12岁的男孩告诉记者,“六一”将至,他最大的节日愿望就是父母能回到家,和他吃一顿团圆饭。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关心。”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次走访发现,留守儿童更容易引起自闭、逆反等心理问题。根本原因是他们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隔代教育”又容易产生溺爱现象,适得其反。2012年起,芜湖市政府部门开始向留守儿童提供可免费拨打的亲情电话。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只有优化芜湖市产业结构,留住本地务工人员,才能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如今,芜湖市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就业环境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东南飞”成为了“凤还巢”。“相信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越来越少。”

图为芜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工艺传承人顾庆萍近日来到湾沚镇留守儿童活动室,教东湖小学20名留守儿童学剪纸。张致林 摄

新闻推荐

慢慢品 徐徐行

身为教师,终于结束了紧张繁忙的一学期工作,迎来盼望已久的暑假。长长的一夏正适合放慢匆忙的步履、梳理纷乱的思绪、休憩疲惫的身心。窗外暑意渐盛,室内的我清茶相伴,在幽幽...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