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童振兰 “绕指柔”铸就“百炼钢”

金周刊 2013-03-08 20:16 大字

图为童振兰(左)正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童振兰是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她的公司位于芜湖县花桥镇工业园区内,公司名称听上去有点“生疏”,不知道到底是生产什么的。童振兰告诉记者,通俗来说,她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添加到炼钢过程中,用于去除“钢水”中的气泡和杂质,增加钢铁的韧性和密度,提高钢铁质量的。“我们的产品销路很好,我们的供货对象都是全国知名的钢铁厂,是华东地区唯一生产企业。中冶、沙钢、杭钢和本市的新兴铸管是我们的老客户,就在前几天,上海宝钢还慕名找到我们公司,刚刚签订了合同。”面对如今供不应求的销路和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新厂区,童振兰告诉我们背后还有一段成功“转型”的故事。

从“种苗木”到“办工厂”

童振兰的老公公是清水早期种植苗木的带头人之一,她和丈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跟着家里人种植苗木,夫妻俩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逐渐发家致富,工程逐渐做大,成为清水早期走出去的一拨人。1990年前后,他们来到上海打拼,承接上海的园林绿化工程。童振兰说,“当时我们在上海承接一个工程就有好几十万,利润也还可观。”

在上海待了三年多,还是未能融入上海,童振兰说:“上海人说话听不懂,我们在外地特别想孩子,思考再三,还是放弃了上海很好的发展机会,回家乡发展。”1993年,童振兰和丈夫回到了芜湖,在家乡继续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和道路工程。

1998年前后,在做一项绿化工程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童振兰接触到现在的行业,当时一家企业以产品置换的形式给了部分产品给童振兰,她和丈夫积极联系卖家,将产品成功卖出。童振兰觉得这其中有较大的商机,于是商量决定也办一个类似的工厂。

有了想法以后,童振兰便四处寻找厂房,一开始在贵池找了一家工厂,利用他们的设备生产,当别人看到她的生意很好时,便处处刁难。童振兰索性不干了,回家乡找厂房。2004年,芜湖县荆山镇通过招商引资,把荆山化工厂交给童振兰办厂。2006年,童振兰正式注册创办芜湖天海炉料制造有限公司,“当时我们公司成立以后,在当地很受欢迎,不仅是纳税大户,还吸纳当地下岗职工再就业80多人,让在外打工的人回家工作。”

2006年,芜湖县荆山镇区划调整划入芜湖市镜湖区,随着城市规划,公司于2008年停产,童振兰2009年1月在芜湖县花桥镇工业园区投资2000万元创办了现在的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

从“门外汉”到“专业家”

从种苗木花卉到办工厂搞技术,这样大的转型,令童振兰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来钻研,她和丈夫都十分好学,办工厂首先需要技术支撑,她就和丈夫一门心思钻到产品研发上,产品研发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好在童振兰的企业中吸纳有很多老国企的骨干技术人才。她们和技术专家一起研发,研发出来新产品就在实验炉中实验,检验实际的效果如何,是否需要改进,通过一次次的失败、改进、创新,“目前我们有30多种产品,每一个产品背后都凝聚了我们诸多心血,有多项产品还拥有国家专利证书。”

“每一家钢铁企业的原材料不同,钢水中含有的杂质便不同,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提供相应的产品。”童振兰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我们公司一天的生产能力是50吨,而一吨钢铁中仅需我们产品0.5公斤左右即可。”

开公司还必须要懂得一定的财务和管理知识。童振兰早在上海从事苗木工程时,就利用业余时间,报考学习了会计专业,并拿到了初级会计证。“当时就是觉得如果以后自己做生意,开公司,财务知识必须要懂,依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对于人员的管理,童振兰之前也毫无经验,通过不断的与人沟通,向别人学习,童振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比较注重人性化,让工人有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工作时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有就是从不拖欠工人工资。”

为了方便管理厂子和与工人沟通,童振兰和丈夫以工厂为家,吃住在厂里,夫妻俩虽然在市里和县里都有房屋,可是他们俩一个月也住不上一两次。“住在厂里方便,公司的生产主要在晚上,遇到什么突发事件,可以及时解决。与工人们吃住,也能及时了解工人们的想法,加深了解,可促进生产。”

一间厂房正在安装一套新设备,细问之下得知,正在安装的新设备并不是采购来的,而是童振兰和丈夫以及厂里的工程师自行设计、生产的。“这套设备如果在外面采购大概需要700多万元,我们自己动手,大概花费300多万便能完成,而且自己设计的产品更适合我们的生产需要。”童振兰自豪地说,“不仅设备,我们的许多小东西都是自己设计、建造,发电机都是自己组装的。”

从“创业难”到“享生活”

谈到自己的创业之路,童振兰感到很辛苦,同时也感到很满足,“仔细想来,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即使现在每天都还是很辛苦,但是想想自己创造的价值和那么多人跟着自己做事业,自己也感到很满足,挺有成就感的。”

行走在童振兰的厂区中,你会发现与其他厂区有较大不同,工厂的绿化很有特点,很有生活情趣。童振兰说:“我和丈夫以前从事苗木花卉工程,自己也很喜欢花花草草,于是我们就想把厂区也建成花园式的厂区。”随处可见各式的花草树木,较多的是桂花树,还有八角金盘、罗汉松等绿植。水塘中也放养了很多观赏鱼类。此外,厂区中的一处玻璃花房已经建好,童振兰介绍,“玻璃房里将恒温控制,精心培养一些像兰花一样名贵的植物。”

会创业,也要懂得生活,童振兰原本还想让远在英国读书的女儿学成后继承家业,但是现在也改变了看法,“女儿有她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事业未必适合她,我觉得未来养生保健应该很受关注,我还让女儿学习这些方面相关知识,也许以后大有作为呢!”

凭着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童振兰也收获了“三八红旗手”、“巾帼创业之星”等诸多荣誉称号。她还热心公益事业,自公司创办以来,每年要拿出2万余元资助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在公司对员工关爱有加,视同一家人,同吃同住,为职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职工排忧解难,得到全体员工一致赞许。跟随童振兰十多年的黄师傅说:“童总把我们当作自己人,我们感觉很踏实,我们也毫无保留的工作。”

□本刊记者 郑远 田琦 / 文  郑远 / 摄

新闻推荐

“虽然普通,但要问心无愧”

当狱警时,他用真诚...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