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寄哀思 清明诵真情 封封家书祭英烈 绵绵追思在心间
春暖花开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时。为缅怀英烈丰功伟绩,今年清明节,芜湖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在烈士墓前摆放鲜花(如图)。同时,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策划“诵读英烈家书”活动,邀请大学生诵读家属们写给烈士的家书。大学生志愿领读者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对芜湖市烈士陵园管理处革命先烈的家书进行诵读,纸短情长,让人泪目。
此次活动收到了7封烈士亲属书信,每一封信都让人泪目,每一封信都让人肃然起敬,这些信件不仅寄托着对烈士无尽的思念,更传承着英勇无畏、报效祖国的崇高精神。有的是“家祭无忘告乃翁”,把最近家里的喜事,向故人汇报,让他们放心;还有的则是长篇寄情,回忆过往的种种……
“饮水不忘掘井人,回顾爸爸您苦难、战斗的一生,使儿女们敬佩而又唏嘘,您是四川人,从小失去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是个孤儿,13岁参加红军,曾是朱德和罗荣桓的警卫员,人虽小,没文化,但机灵懂事,多次帮助首长度过险情,周围的人爱称您‘小锤子’,您生性善良、忠诚、坚韧、乐于助人,在腊子口战役中,您冒着生命危险,冒着密密的弹雨将受伤的战友从死亡线上背了回来……更感人的是,在长征路上,首长罗荣桓发高烧危在旦夕,您与战友摸黑在四处是陷阱的草地里挖坑抓鱼,想熬汤给首长补身体,不幸身陷泥潭差点丧了命。您被救上来后上衣胸口还裹着两条小鱼……”这是写给烈士杜明生的一封书信,作者是他的女儿杜鸿。在信中,杜鸿讲述了父亲如何从一个有志青年成为一位舍生忘死的革命战士。
“敬爱的大哥:你在那边还好吗?当年,你为了解救一千多名群众、为了保护国家粮食,与众多的土匪激战而英勇牺牲,距今已72年了。时值2022年清明节,我们全家亲人更加怀念你。你不仅是我们全家人的优秀楷模,也是全国人民的光辉榜样……你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以你的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是你们血染山河,躯筑长城,才换来今天的人民幸福,山河锦绣……”读完杜和惠写给哥哥杜进烈士的书信,同学们的眼中泛起泪光。
“十年的光阴,你在另一个世界还好吗?我想每一年有我的守候与问候,你还是那个你,我也还是那个我。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十岁了,他是个帅气、聪明、懂事的小男孩。从他入学的那一年,我就告诉了孩子,他有一个杰出的父亲……从七岁开始,每一年他都陪我一起来看你,即使他没有印象感受到那几个月的记忆中深沉的父爱,但他一直是尊敬和爱着你的,我们及家人会一直经常来看你和陪伴你。我想人生的意义,大抵在于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坚持自己的坚持,追寻自己的追寻,执着自己的执着。我们会一直努力地热爱生活,在阳光下继续前行。” 这是妻子万星写给吴华钧烈士的书信,一字一句都透露着不舍,把对故人的思念,写成了这封饱含深情的心灵家书。
“这些书信写下的是一份思念,传递的是一种精神,引导我们深学笃行革命先烈精神。”芜湖市烈士陵园管理处负责人说,传承英烈精神,是对英烈们最好的纪念,7位烈士亲属书信致哀思,字字血泪、句句思念,每一封书信都让人肝肠寸断,每一封书信都让人充满力量。
记者 奚璟 文 汪武 摄
新闻推荐
在我的书橱显著位置,一直摆放着一只醴陵瓷花碗,碗不大,直径11.4厘米,高5.7厘米,胎体洁白,做工精致。碗口底部和碗体的一侧绘印...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