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瓷花碗忆音容

芜湖日报 2022-04-05 00:56 大字

在我的书橱显著位置,一直摆放着一只醴陵瓷花碗,碗不大,直径11.4厘米,高5.7厘米,胎体洁白,做工精致。碗口底部和碗体的一侧绘印着红色木芙蓉图案,有绿叶相衬;碗底印着一方“湖南醴陵”铁线篆印章;碗体的另一侧印着“丰衣足食”四个手书体楷体黑字,落款为“袁隆平、二○一○.九.七.”。虽然是只普通的小碗,但每当我看到这只碗,都仿佛在和袁老对话,特别是“丰衣足食”四个字,更是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不懈努力地工作。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经与袁老有过数次工作上的接触,他那执着的敬业精神、敏捷的思辨能力、和蔼的待人态度,还有他那浓厚的长沙口音,令人难忘。其中印象较深的一次是2010年9月4日-7日,我随同芜湖市政府分管领导赴长沙出席“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会议,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原)、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以“加快杂交水稻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农技人员、一线农民代表以及国家有关部委和多地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参会。

9月的三湘大地秋高气爽、山川葱郁,一派丰收景象,又逢此盛会,可谓“洞庭鱼米香”。会上颁发了第六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6位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与推广的科技人员和政府负责人获奖。由于芜湖市早在2008年就启动了20万亩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总结探索出了“政府推动、科技支撑、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超级稻推广模式,以及为农民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田管、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购、统一保险的“六个一服务”先进做法,为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超级稻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宝贵经验,因此芜湖市跻身获奖名单。

袁老作为大会主角,当时工作异常繁忙,但因为对芜湖有着“感情特殊”,他还是挤出时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会见了我们。彼时的袁老已是80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见到芜湖的同志非常高兴,见面并无多少客套话,三句话不离杂交稻,在听完芜湖发展推广第三期杂交稻简要情况汇报后,他充分肯定“芜湖模式”,表示芜湖的成功做法是对杂交稻“种三产四”工作的充分验证,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表示将尽快安排时间再来芜湖考察杂交稻推广工作。谈话中,袁老还主动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的研究团队正开始向“海水稻”冲刺,向世界丰富的滩涂资源要粮食,等等。这次见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而我却再次为袁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所感动,在内心深处衷心祝愿他早日实现梦想,期盼他早日再来芜湖考察。

袁老果然没有食言的。2011年,他的研究团队就实现了杂交稻亩产900公斤,2020年5月,他的研究团队在海南三亚试验示范点“超优千号”杂交稻测产达到亩产1004.83公斤的好成绩,在青岛开展的海水稻科技公关,最高亩产达到620.95公斤。后来,他也再次来到芜湖考察杂交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就是在那次大会期间,获悉了一个喜人的消息:袁老刚过80岁生日(他出生于1930年9月1日),由于工作繁忙,为人低调,从来没有办过像样的生日宴,湖南卫视就瞒着先生专门为大会准备了一台《为了大地的丰收》大型文艺直播晚会。湖南醴陵瓷厂为此还专门赶制了一批瓷碗,赠与与会代表。醴陵瓷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之优点,有“国瓷”之美誉。

袁老逝世以后,各类媒体发布了很多消息,袁老生前是芜湖市政府特聘的科技顾问,而且,袁老这个顾问还分文不取。芜湖市委、市政府于2021年5月23日向袁老治丧委员会致了唁电,向其家属表达慰问之情。芜湖很多人通过各类媒体发表文章、诗词和楹联等,表达哀思之情。

“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袁老的一生,都在为提高水稻产量,解决人民的吃饭大事而奋斗,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的贡献,比泰山还重!

清明时节,倍思先贤。谨以此文纪念袁隆平先生。

□ 薛真理

新闻推荐

邓富强:选择芜湖是“一步好棋”

□记者吴敏聊起参加“芜湖畅聊早餐会”时的情形,虽然已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赫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邓富强记忆...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