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乱荒滩到生态湿地 “三湖一坝”,你“打卡”了吗?

大江晚报 2022-04-04 00:48 大字

清明小长假市区有哪些可以就近踏青游玩新景点?位于弋江区火龙街道的“三湖一坝”生态湿地值得推荐。经过一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南塘湖清新开阔,不仅水质有了明显改观,由曲桥栈道和彩色沥青跑道串连起来的景点也成为市区新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不少居民漫步其中享受生态风光。

一期基本完成 水质明显改善

“三湖一坝”生态湿地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包含黑沙湖、南塘湖、孤山湖、高村坝四个重要水体资源,沿线居住人口约1.5万人,原来水流不畅,杂草丛生、荒滩垃圾腐臭,群众满意度较低。为改善河湖及周边人居环境,加快“共建美丽湖泊”步伐,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弋江区围绕“守好责任田,建好后花园”主线,努力实现 “三湖一坝”生态湖网。2020年12月,“三湖一坝”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立项,项目总投资1.98亿元,计划分三年三期实施。

已经施工1年多、基本完成的项目一期位于南塘湖、黑沙湖区域,这两个湖泊也被列入第一批安徽省湖泊保护名录。4月2日,天气晴好,记者来到位于白马小区东侧新芜石路旁的南塘湖看到,与原来杂乱污臭相比,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一条错落有致的曲桥栈道向水面延伸,几位居民正漫步其中。

“一期主要通过清淤疏浚、水连通、水治理等,以恢复水生态体系。”据火龙街道网格化中心主任张光跃介绍,目前南塘湖、黑沙湖已完成部分清淤,1号和2号活水循环沟渠已建成使用,投放的鱼类、贝类、蚌类、挺水和沉水植物等水生生物多样性已初步呈现,经常有各种鸟类在此栖息。最新数据表明水质已基本达到湖中心三类、湖岸四类水质标准。

景点串成线

既能休闲还能长知识

水环境治理的成效不仅仅只是水,同时填补了周边白马小区、圣庭湖畔居民休闲散步、欣赏景观的需求。为此,老芜石路进行了沥青加铺改造,汪洋山、南塘湖(靠新芜石路侧)都修建了道路,与南塘湖中精心打造的景点连通,方便附近居民和游人前往观赏。

在火龙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仔细转了一圈景点发现,266米长的曲桥栈道南边,连接着一条585米长、蓝红相间的彩色沥青跑道。岸边,新种植了各种植物;湖水中,设置了点缀着鹅卵石、天然石头的过水汀步、亲水平台,“清早有人在这练瑜伽,晚饭后居民来这里散步消食,到了晴好的周末,很多孩子来这里玩水枪,比原来的荒地臭水塘热闹多了。”正在散步、家住附近的王先生连连夸赞起一年来的变化。

特别的是,跑道两侧岸坡还竖立着一个个牌子,清楚标示着每种植物的名称和介绍,类似于一个小小的植物科普园。“目前已种植了40多种植物,接下来还会补种一些花卉,期望达到四季见绿、四季都有花。”据张光跃透露,种植最广的花卉为美人蕉,有十几个品种,预计5月份会形成大规模斑斓花海,更适合拍照“打卡”。不仅如此,一期工程还与附近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届时建设好的高标准农田也会成规模种植农作物,如油菜花、水稻等,与湖泊连片形成景观,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三湖一坝”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即将启动,内容主要为南塘湖、黑沙湖、孤山湖及高村坝水域的全面清淤、水质提升、活水循环,水系连通的黄金水道,周边雨水净化区等景点打造,以及周边21公里环湖道路建设,总投资约6742万元。

图为“三湖一坝”旧貌换新颜。

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

期待您来分享“身边的网红打卡点”。街巷边、小区里、一条道路、一处拐角……只要你觉得适合驻留欣赏拍照或是适合散步游玩,有一份回忆,有一段故事,都可以拨打大江晚报新闻热线0553-3838110,或是通过在大江晚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号留言的方式与我们分享。

新闻推荐

企业按需“点单” 政府精准“上菜” 服务企业“1%工作法”掀起新热潮

□记者王世宁“用工不稳定,是制约制造业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芜湖美智空调有限公司营运经理周启文说,今年以来,芜湖人社部...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