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翻页 轻轻抚摸你的脸

大江晚报 2021-12-20 01:22 大字

小雪时节,从银泰城新华书店下楼,沿“十里江湾”长堤朝北走,目之所及,江天一碧,长江大桥横卧天际之间。至长江、青弋江交汇处,中江塔、临江桥,古今相视,阳光尽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的情感多奇妙,除了魂牵梦萦的故乡,总还有一些远远近近的地方或物件,也让人心心念念。一座城市、一个村庄,抑或偶遇的一口老井、一棵古树、一缕炊烟、菱角塘边一只湿漉漉的空腰子盆,说不定都会走进内心柔软处。

芜湖在我家乡下游,两地相隔百十里水路。我不仅在芜湖二院对门巷子里读过两年书,更无数次来过这里,人生的一些美好节点也在此呈现。近几年,我对文学依然怀有敬畏之心,更多的还是喜欢随性地读一点地域历史文化方面的书刊和新媒体文章。穿过字里行间,亲近徽文化、江南文化、民俗文化,也渐渐对芜湖的前生今世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感受。

《百年前的中国:美国作家笔下的南国纪行》,是我去年网购的一本600多页的大开本厚书。游记作家哈利·弗兰克20世纪20年代初来到中国,足迹遍布十多个省的乡村市镇,他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下1924年中国南方地区的市井生活细节。谁不说咱家乡好,打开这本书,我急不可待想看看有没有写家乡的文字,果然在《沿长江逆流而上》一节中,我看到了作家笔下百年前芜湖一带的面貌:

沿长江下游溯流而上,一路平淡无奇。在长江上,凡是能够浮起来的东西都能被当成船。澡盆里垫上碎布条子,不仅可以当成水上摇篮,还能住下几个乞丐,还有的坐在脏兮兮的船里,破烂的船帆被风吹得“呼啦啦”直响,向着客轮甚至是中国人的小船靠拢,一边讨要残羹剩饭,一边在水面上捞着,从一小片木头到烂白菜帮子,凡是浮在水面上的都要。芜湖是个口岸城市,当地有十来家外国公司……

同样记录百年前芜湖的写实文字,在《中国游记》中也可以读到。《中国游记》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写的多体裁游记,他于1921年来到中国,历时四个月,遍游上海、杭州、芜湖、九江、武汉、长沙以及京津一带。这本游记中的芜湖,有这样的描述:

我与西村贞吉一起走在芜湖的街道上。这街道与别处一样,也是连阳光都照不到的石板路……在城里转了一圈之后,西村把我领到一家叫做倚陶轩的大花园菜馆去。据说,这里从前曾是李鸿章的别墅。但进到园里时的感觉,却仿佛洪水退去之后东京的向岛一带。花木稀少,土地荒芜,“陶塘”的水浑浊不清,屋子里空荡荡的。

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同样能读到关于芜湖的文字。作家阿绮波德·立德是英国商人兼冒险家立德之妻,随丈夫在中国生活20年,她几乎走遍南方所有通商口岸。这本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其中《九月的芜湖》有这样两个片段:

长江上有较多港口,美丽的芜湖便是其中之一,它位于靖江和九江之间。整座芜湖城都散落在群山上,民房林立并不见拥挤,还有很多塔。贯穿全城的是一条宽宽的长江支流,河面上桅帆林立,古老而又壮观。这里欧洲人聚居的范围比较小,领事馆设在山顶上,四周风景秀丽,视野开阔。海关总监住在一座景色更好、更高的山上。几英里外一座树木茂密、俯瞰长江的山上,住着传教士们,周围是没有人烟的田野。

离开庙时,广袤的大地上洒满了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远处的长江。举目四顾,一只猫头鹰飞过那座庙,在山顶的矮树上停了一会儿,又展翅飞过岩石,在无垠的冲积平原上消失了。山上的草都被烧掉了,岩石和污泥在黑乎乎的焦痕衬托下更加醒目……污泥发出恶臭,一阵阵传来,随即成群的蚊子也嗡嗡地围了上来。

这些外国作家有关百年前芜湖的游记文字,将我从小就熟悉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等关键词变得具象化、可视化,也让我唏嘘不已。没有他们的游历,没有他们“破烂的船帆”“烂白菜帮子”“污泥发出恶臭”“花木稀少,土地荒芜” “周围是没有人烟的田野”的定格,今天漫步于水清岸绿的十里江湾、滨江公园,我恐怕就只会粗糙地说:“啊,长江长,长江真长!大桥高,大桥真高!高铁快,高铁真快!”又怎能联想起“半城山,半城水,山山水水相依偎,邻家害羞的小妹妹,暖风吹得你笑了几回?”的温婉妩媚。

芜湖,承载着我无数的回忆。凤凰山安师大教师宿舍亲戚家,有着蒙古人脸型特征的长辈送我一本泛黄的毛笔圈点的《千家诗》;大众电影院隔壁那个房型不规则光线也不好的新华书店,是我芜湖求学时周末必去的明亮的朝圣地;18岁去螃蟹矶五七干校看姐姐,舍不得买车票,姐姐带着我,澛港大桥、羊毛埂、中山桥,一路人烟稀少,荒草萋萋,一直走到市中心中山路,脚底磨出水泡,最后在中山路旁的青年照相馆,摄影师咔嚓一声,拍出了我平生最喜欢的一张黑白照。还有一天下午,我在挤挤挨挨的长街进货后,推着堆得高高的人力三轮车上中山桥,被黑压压的人群堵住了,急得直冒汗,桥下青弋江,波光粼粼,扮演张玉良的明星巩俐,手持一柄油纸伞,婷婷袅袅立于白帆船头,正在演绎《画魂》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后来我才知道,张玉良潘赞化当年的传奇故事。

阅读,联通古今,温暖人心。

假如哈利·弗兰克、芥川龙之介、立德夫人还能来芜湖故地重游,我想申请做个导游志愿者。想请他们满足我的好奇心,说说那些没有写进游记中的当年芜湖旅行的场景和细节,说说重返芜湖,坐无人驾驶单轨、登凤凰号游轮、乘高铁,去镜湖划船、去方特游玩、到博物馆看厚重历史……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也想分享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故事,挂一漏万,就说说去年芜湖江边防汛的故事吧——

去年7月15日上午,大雨如注,江水围城,浊浪拍岸,汛情危急。我陪妻子到芜湖看病的空隙,打车去江边“看水”。“一家三口”所在的亲水平台早已淹没,岸边排排柳树只露出树梢。热心市民冒雨赶到,给防汛人员送来成堆的纯净水、方便面。临江桥下,红旗猎猎,铲车轰鸣,抢险人员身上尽是泥水,他们一字排开,形成几路纵队,正在传递沉重的沙袋,严防死守,加固桥下新筑的挡水子埂。忽然,人群中有人带头喊起了“加油”的号子,于是众人一起应和,“加油!”“加油!”“加油!”的号子此起彼伏,威武雄壮,响彻云霄。那一刻,我和妻子都非常激动。我心头一颤,好像忽然就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湖沼广布,鸠鸟繁多”的城市之所以固若金汤且美轮美奂的全部秘密!

芜湖,我在陆游的《入蜀记》中读你,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读你,在葛立三、葛立诚的《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中读你,在哈利·弗兰克、芥川龙之介、立德夫人的游记中读你,在《人民日报》《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读书》中读你,在“今日芜湖”“芜湖档案”公众号中读你,在平铺农家乐饭店忘了吃饭也在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编印的宣传册《芜湖古韵》中读你……

阅读芜湖,注定是快乐的,但也有点遗憾。因为充实而快乐,因为无法读尽芜湖的每一缕过往而遗憾。“何人吹笛彩云端,烟月芜湖正渺漫……凭问归期复几日,玉梅花发满阑干。”好吧,既然永远也读不完,那就随缘而读,风吹哪页读哪页,让我慢慢靠近你,让我轻抚你的脸……(一等奖)

程红旗

新闻推荐

六郎镇受邀参加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论坛

本报讯(记者王世宁通讯员聂梦雨)12月10日,2021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在全国遴选5名乡镇代表发言,芜湖市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