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如此沉痛缅怀袁老?
5月24日的晚上,忍不住还是打开电脑,写一写袁隆平院士。这几天,采访中接触的人,多是袁老五次来芜湖考察杂交稻种植的见证者、亲历者。他们形象入骨的描述,他们发自肺腑的悲痛,让我陷入沉思:我们为什么对袁老的逝世感到如此哀伤?那种情绪,就像自己最亲的人离开了一样。
这种感情底色,我想从三方面试图加以理解。
首先,苦难是每位中国人心头的深深烙印。袁老的最大贡献,是帮助解决了中国人饿肚子的问题。饿肚子可不是小事情。像笔者这样40岁出头出身农村的人,小时候也经历过家里没粮、经常一天吃两顿的穷苦日子。印象中,到了春末夏初青黄不接的日子,早晨妈妈烧早饭只抓一把米,然后不停地加水,煮出来的稀饭就像白开水一样惨淡。那种饿怕了、穷怕了的感觉,今天想来仍心有余悸。其实,不是我们不勤劳,也不是我们不努力,可就是种不出足够的粮食啊。谁能让我们填饱肚子,谁就是我们的救星。
其次,苦难的中国从来不缺时代英雄。直到袁隆平的研究成果问世了,直到杂交稻种在了广袤的农村大地,每家每户才真正多收了粮食,把日子才过得顺堂一些。我们是一个苦难的民族,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人们对袁隆平的致敬与爱戴,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感情,包括时代际遇,包括政策革新,包括个体努力,等等。而袁隆平就像最后一刹那,将我们奋力往上一推,让我们不再挨饿的那个人。老人家给了我们老百姓太多的底气和安全。这样的民族英雄,这样的伟人,怎能不激起我们发自肺腑的热爱与怀念?每当我们的民族遇到危难时,总有很多挺身而出的英雄救同胞于水火。哀悼袁老的眼泪,既是流给袁老的,也是流给自己的,更是流给那些英雄的。这是怀念的伤痛,更是战胜苦难后的确幸。
最后,走向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必然归宿。这次袁隆平院士逝世,让我们更加真切地看到,我们的民族最敬重的是科学家,是贡献者,是实干派,是那些愿意为国家利益奉献一切的人。不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不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平时抱着各种不同看法的人,对待袁隆平院士,大家的观点出奇一致:怀念、铭记、感恩!这说明,在我们中华民族流淌的血液里,始终充满了对自己族人的高度自信,对自己民族精神的绝对自豪!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更多的人,无论他是否像袁隆平一样伟大,或者普普通通默默无闻,但是他一定都胸怀一颗助力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心!因此,我们的民族将不可战胜,我们的民族复兴也一定势不可挡!
在送别袁老的日子里,就让眼泪尽情地流吧。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长者,一个伟大的同胞,但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一定会继承袁老的遗志,将哀思化为深情,更加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民族,爱自己的岗位,用自己驰而不息的努力奋斗,凝汇成铸就民族荣光的磅礴伟力!
张申尚
新闻推荐
对于很多学驾驶的学员来说,总想选择一个离家更近的驾校。但是因为场地等原因,市区的很多驾校往往位置都比较偏远,为了就近抢...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