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双招双引”东风 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访芜湖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东
□记者 乐培意 邓健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开年以来,在“双招双引”主战场上,芜湖经开区项目建设春潮涌动,招商引智动能澎湃。
3月10日,总投资50亿元的美的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正式签约;
3月12日,从签约到投产不到两个月,总投资13亿元的杭锅芜湖新能源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马力全开;
3月17日,雷士照明电子商务总部经济项目签约。
企业纷至沓来,项目高效落地,芜湖经开区以敢闯实干的作风,奋斗开新局。展望“十四五”,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东表示,“芜湖经开区贯彻新发展理念,乘着‘双招双引’的东风,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重回芜湖经济增长第一方阵,成为带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引擎。”
画好招引图
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28载艰苦创业,4200余家企业在此落户深耕,其中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1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63家,培育本土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2020年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名列第13位、省级经开区综合考评名列第6位,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家电、新材料3个主导产业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及汽车电子、新型显示、5G及人工智能+、光伏、轨道交通装备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3+5”产业集群凸显。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15.7亿元,同比增长2.7%。
看到成绩的同时,发展瓶颈不容忽视:经济总量较大,但增速下滑;结构持续优化,但产业集聚度不高。“十四五”期间如何破局,张东信心十足,“我们立足国际、国内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分析了现有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围绕‘双招双引’谋篇布局,实现‘十四五’开门红。”
张东表示,经开区瞄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摒弃“漫天撒网”的招商方式,锁定“创、高、大、平 ”,集中力量通过“双招双引”补短板、强弱项。“实施靶向招商,积极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大企业和头部企业,推动招大引强。同时,建设研发创新、产业服务、产业融资、产业担保等平台,带动产业接续发展。”
今年以来,经开区6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式签约,1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39个,总投资844.5亿元,12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洽谈即将签约。1-2月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1.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5%。
提振产业链
纵观经开区的发展历程,以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链”出发展动能。
要在新一轮招商引资大潮中抢得先机,张东认为,要充分发挥“3+5”产业链优势,瞄准中高端,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平台、产业链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潜能,积蓄后劲。“实现产业由目前的整体中端、局部中高端到整体中高端、局部高端的发展目标,最终形成领跑全国的高端产业集群。”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项目”的思路,经开区制定“3+5”产业研究报告,出台“1+2+7”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编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两个双百工程。“第一个是一百个重点技改项目,第二个是过百亿的技改投入,推动企业不断改造升级。”张东表示,“按照百亿、五十亿、二十亿、十亿产值和企业类型进行层次划分,出台针对性强的措施,推动支柱产业扩能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级壮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新型显示、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板块,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力争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电产业过千亿,新材料产业、新型显示产业过六百亿。”
夯实人才库
面对各地掀起的“抢人”大战,经开区以产业为抓手,坚持招商与招才并重,引资与引智并举,勤修内功筑巢引凤。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抓好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加快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重点产业提升、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加强产学研合作,借助研发平台优势推动人才团队项目建设,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截至目前,经开区共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9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8家。2020年出资扶持人才团队10个,扶持资金达6358.2万元,4人入选省第八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下转2版)
新闻推荐
□记者张申尚热气腾腾的面条、蒸饺、煮干丝、豆浆端上餐桌,大家边品尝边细聊。围绕新发展理念下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竞争力...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