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能仁寺:当年东坡有遗篇
东能仁寺在老芜湖县城东门原胜利电影院一带。始建年代不详。南唐时(923—934)名为承天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名东承天院。另有西承天院。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两院分别被赐名东、西能仁寺。东能仁寺在宋元丰年代前后,寺僧蕴湘广交当时朝野名士,藏书籍,建胜迹,因而寺名显耀一时。西能仁寺,则毁于元兵,鲜有记载。
元丰七年(1084)六月二十三日,苏轼应东承天院蕴湘方丈之坚邀,从黄州乘船顺江而下抵达芜湖,为刚竣工的玩鞭亭和梦日亭题诗。苏轼为书七言古诗《湖阴曲》一首,乃芜湖八景之一玩鞭春色的故事(典出《晋书·明帝纪》)并有题跋,记述了来芜之缘由。蕴湘将之刻成诗碑,惜已不存。惟题跋为时人相传,见载于《芜湖县志》。
此前在唐,温庭筠路过芜湖时曾题七言古诗《湖阴曲》。庭筠工于造语,其中“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阑干春昼长”句,脍炙人口。庭筠书似平原,而遒媚有态。故东坡曰“书温庭筠湖阴曲后”。苏轼弟苏辙过芜湖时,也题《湖阴曲》七言一首,有“荒城至今人不住,狐兔惊走风萧萧”句,亦颇有意味。温庭筠及苏轼兄弟的《湖阴曲》,均自不凡,有口皆碑。
由于承袭旧说,苏轼将本该称之为《于湖曲》的诗题,仍然题成《湖阴曲》。宋陆游《入蜀记》说:“芜湖至东晋,乃改名于湖。王敦反,屯于湖,今故城尚存。又有玩鞭亭,亦当时遗迹。”唐温飞卿有《湖阴曲》叙其事。近时张文潜(耒)以为《晋书》所云,帝至于湖,阴察营垒。当以于湖为句,飞卿盖误读也,作《于湖曲》以反之。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经过,读之一目了然。又见黄钺《于湖竹枝词》之二十七:
东承天院有苏书,三馆曾搜蔡所储。
七百年来方丈改,不知何处是精庐。
苏轼在东承天院诗已不传,仅存题跋《题温庭筠湖阴曲后》,此事见诸此:
“元丰五年,轼谪居黄州。芜湖东承天院僧蕴湘,因通直郎刘君谊,以书请于轼,愿书此词以刻于石,以为湖阴故事。而鄂州太守陈君瀚,为致其书,且助之请。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舟过芜湖,乃书以遗湘,使刻之。汝州团练副使员外蜀苏轼书。”
东能仁寺有一清辉阁,为赏月之所。寺旁有雅积楼一座,东邻学舍,明李怀永嗜学,贮书万卷,建此楼以藏之。据传,剧作家汤显祖曾寄居东能仁寺,埋头雅积楼撰写《牡丹亭》云云。
东能仁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光绪元年(1875)重修,余基多为学舍民居占用。当时皖南镇总兵潘鼎立增修大殿,却供关羽神像。后又增岳飞神像,称关岳庙。名实不副。从此能仁之名不显矣。 选自《芜湖史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芜湖市推进特色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芜湖市新增了青梅种植、农机作业保险,至此芜...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