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初展翅

大江晚报 2021-01-09 00:36 大字

联合国海地维和警察总部评语:梅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维和警察。

联合国海地维和警察总部高级督察雷诺:I highly appreciate Mr. Mei's charming characteristic when performing operations. (我很欣赏梅执行任务时迷人的魅力)。

本文主人公梅梅先生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期间,荣膺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先后获得联合国“和平勋章”2枚、公安部“维和勋章”1枚,并获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见。

——题记

他是一名中国警察,一名两次赴海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官。

他姓梅名梅。没错,就叫梅梅,一个初次介绍后就不会忘记的名字。国内的同学同事,往往直呼其名:梅梅;国外的同行则喜欢称呼他:Mei,Chinese Mei。

庚子端午,放假三天。农历五月初六的清晨,我们驱车沿着与美丽的十里江湾公园平行的长江南路,不疾不徐地向芜湖市公安局三山分局的方向驶去。

此刻,我们的脑海里总是萦绕着两个遥远却并不陌生的地名:波黑,海地。挥之不去。

无所不在的弹孔,触目惊心的弹孔——一个是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波黑的萨拉热窝;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个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海地的太子港。

梅梅,一位从芜湖长街走出去的联合国维和警察,曾经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先后在这两个地方战斗和工作了两年多时间。节前,我们就和梅梅局长约定,利用他端午值班的间隙,和我们聊聊他参与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经历。

站在三山公安分局党员活动室,看见党委书记梅梅的照片,明显感觉到岁月的无情与沧桑。不苟言笑的他满脸正气,英气逼人。

走进梅梅的办公室,简单寒暄之后,梅梅从书橱里取出一帧照片向我们展示,是他和维和战友的合影。只见10名年轻人身着戎装,头戴贝雷帽,气宇轩昂。梅梅向我们一一介绍战友们的姓名和分别后的工作单位,如数家珍。俄顷,他略显低沉地告诉我们,其中三个战友已经英年早逝,言语之中难掩悲伤和怀念之情。调整好心情后,我们坐进一个小会议室,开始听他讲述生命中经历的精彩人生故事,中国故事,联合国维和故事。

每个人成长的路口,都会遇到红灯和绿灯。

上世纪60年代末,梅梅出生于青弋江畔芜湖长街的一户普通人家。父母在市搬运公司以拉板车为生。父亲拉得一手好二胡,幼年梅梅记得最清楚的是,在夏夜星光下,躺在竹凉床上乘凉时,父亲拉着那首著名的《二泉映月》,他说当时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音乐,但那如泣如诉、委婉跌宕而又悲怆的旋律却深深嵌入了他幼小的心灵。以至于成年以后,只要是在街头遇到拉二胡的艺人,他都会下意识地丢下一点零钱。他说,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似乎已经形成了习惯。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二胡,一直是童年岁月硌疼他心口的一粒沙。

值得庆幸的是,梅梅在小学五年级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当时年仅十来岁的他,对英语的发音、拼写以及简单的遣词造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与生俱来的悟性,经常得到授课老师的赞许。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梅梅就和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如今,他仍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历任英语老师的名字:小学的娄晓玲老师、初中的谈玉发老师和高中的汪执香老师。后来,梅梅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夜大学英语专业,勤奋好学的他,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英语成就了他,他回馈以终生不离不弃。时至今日,梅梅常常会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一串英语单词或对话。朋友圈里,他坚持每天都会发上几条中英文对照的短文。不了解的人以为他是在作秀,性格耿直的梅梅说,你若不喜欢,可以把我拉黑,但英语是我每天的必修课,这辈子怕是丢不掉了。

一个从不看别人脸色的人,习惯了我行我素。

梅梅踏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市煤气公司的抢险工。他玩命似的工作劲头很快让其脱颖而出,不久就被公司任命为抢险班班长。在工作中,梅梅总是身先士卒,处处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在抢险一线煤气中毒过好几次,可谓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由于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被公司委派到同济大学燃气专业进修学习,成了单位的重点培养对象。

就在那年,一个看似偶然的机遇悄然降临。市煤气公司与法国一家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对方发来的英文版合同让公司领导犯了难,有人就提出让梅梅试试。很快,他凭借着英文专长和燃气专业的知识大展拳脚,高质量地完成了商务合同的文本翻译任务,让领导和同事们刮目相看。

事后,公司决定给予梅梅物质奖励,他谢绝领取奖金,却提出了休假半个月的请求并得到了批准。原来,当时芜湖市组织人事部门准备建立人才库,即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考试遴选,心有梦想的梅梅决定利用这宝贵的假期复习迎考。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000多名参考人员中,最后录用88人,梅梅榜上有名。

告别企业,梅梅戴上了大檐帽,穿上了警服,走进了公安队伍。梅梅入警后的第一个岗位是在红绿灯下指挥交通。每天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海车流,无论骄阳似火,还是雪花飞舞,人们总能看到他矫健忙碌的身影。工作间隙,梅梅就在岗亭里捧读着那本早已翻烂了的《英汉辞典》,背单词、练短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似乎从穿上警服的第一天起,他就暗暗地定下了目标: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外事警察。这个愿望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梅梅的心田里,一点点萌发,一点点长大,期冀着春雨春风阳光雨露,开花,结果。

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会抓住每一次机会。”机遇,对于一个有准备的人来说,就是通向成功的一条小路。生活中并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人们为迎接机会偶然降临时所做的努力和准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个领域涉外事务日渐增多,市公安局因此准备充实增强外事科的力量。在交通警察岗位上工作了5年的年轻的梅梅,很快又迎来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他感觉到,心中那颗理想的种子终于发芽了。会议室里,考官拿出一篇英文文章,要求考生阅读并思考半个小时后,再随机回答五个问题。梅梅只用了五六分钟即举手示意:我可以回答了。最后,答案是考官满意的,结果是梅梅满意的。

就这样,梅梅告别了十字路口的执勤岗亭,一路绿灯,如愿成为一名外事警察。很快,他又被送往上海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大专班学习,担任班长的他成绩一路领先,并顺利地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六级的考试。学成归来后,梅梅由于专业技能扎实,业务娴熟,工作起来也越发得心应手。

这时的梅梅, 犹如一只羽翼渐丰的雏鹰,随时可以张开矫健的翅膀,去搏击更广阔的天空。

新闻推荐

芜湖港吞吐创新高

1月7日,芜湖港朱家桥码头一片繁忙的景象。去年,芜湖港积极克服疫情、汛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开通芜湖—上海外高桥“点到点”外...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