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志愿者“动”回健康 芜湖“体医融合”探索成果初显
慢病志愿者集中学习展示五禽戏、太极拳
生命在于运动。如何科学运动,让体育和医学完美融合?上周,本报对全省首个“体医融合”深化试点实体——弋江区健康教育与科学健身指导中心进行报道后,引起了不少市民尤其是慢病老人的关注。“体医融合”深化试点究竟给慢病志愿者带来哪些改变?如何进一步探索推广“体医融合”?连日来,记者又进行了详细走访。
“运动处方”坚持近4个月后
六旬老人甘油三酯恢复正常
12月21日上午,迎着冬日的暖阳,家住新时代商业街附近、今年64岁的葛晓像往常一样来到十里江湾公园,慢跑了近一万步后,又做了一套五禽戏和二十四式太极拳。“运动真的是良医,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运动完的葛晓精神干练,看起来一点不像一位已到花甲之年的老人。
葛晓是弋江区“体医融合”线下干预的首批报名、结业志愿者。报名前,他重油重盐、患有中度脂肪肝、甘油三酯也较高。曾经爱打篮球,可随着年纪渐大,容易受伤,不得不放弃了。“我也知道运动很重要,可不知道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自己,也不知道运动的强度适不适合自己。”让葛晓惊喜的是,报名成功后,由弋江区专业引进的第三方运营机构专家根据他的医疗指标和健康体适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一份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具体每周什么方式、多长时间、多大频率、达到什么样目的的运动方案,还有营养、生活方式建议,非常详细、安全和规范。”更让葛晓惊喜的是,线下还有集中锻炼课程,主要教授广场舞、太极拳和五禽戏。
自8月底开始,葛晓便和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妻子李昕一起积极参与到弋江区“体医融合”健康干预中。在芜湖市第二十五中学训练场地,夫妻俩每周三次,风雨无阻学习太极拳、五禽戏等。在家中,夫妻俩注意饮食控制,还会戴上运动手环,根据“运动处方”建议,开展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练习等。据介绍,这个运动手环可以记录每个人的日常心率、运动指标是否完成等。而打开绑定了这个手环的微信小程序,健康管理师就可以实时监测夫妻俩的锻炼进度,给出具体建议,调整方案。
坚持自然会有收获。经过近4个月的不懈坚持,如今葛晓的脂肪肝症状变轻,甘油三酯从2.31降到了1.19。妻子李昕的血压也一直比较稳定,低密度脂蛋白恢复正常。在近日弋江区文旅体局举办的线下干预结业仪式上,葛晓获得了综合干预效果奖。“我是‘体医融合’的受益者,希望这样的试点可以继续推广下去,让更多慢病患者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葛晓激动发言。
体育与医疗“牵手”效果初显
计划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群众
葛晓的健康之路,是“运动处方”服务全民健康的有效实践,也是基层探索“体医融合”的一条新路。特邀来芜湖进行培训的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正珍表示,大量研究证明,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心理状态、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所有成年人包括慢病患者或残疾人,每周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到剧烈的有氧运动,儿童和青少年应达到平均每天60分钟,可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和五分之四的青少年都没有做到如此足够的身体活动。因此应采用科学有序的方法提高常运动人口的比例,而“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科学锻炼的有效方法,能减少运动伤病发生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部分慢性疾病。
目前在弋江区共有180多位像葛晓这样的慢病志愿者已经根据“运动处方”完成了线上健康指导和线下集中锻炼课程。经过与初始数据进行对比,许多患有“三高”的慢病志愿者血糖、血压已有下降,药量减少,健康指标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线下干预已经结业,可这些志愿者的锻炼习惯已经养成,不少人还特意到弋江区健康教育与科学健身指导中心进行咨询“问诊”,坚持科学运动。
“体医融合”是芜湖市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安徽2030”规划纲要》以及“健康芜湖”建设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记者从弋江区文旅体局了解到,目前该区“体医融合”深化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体育与医疗“成功牵手”。下一步,弋江区将继续稳步推进“体医融合”工作,计划从试点街道向弋江区所有街道、社区推进直到全市,从慢病重点人群逐步拓展到亚健康人群直至实现全人群覆盖;主体机构上,争取吸纳更多社会力量,促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把“体医融合”成果惠及更广泛的群众。
记者 芮娟 文/摄
新闻推荐
1.因更换线夹、避雷器,白茆变红旗105线红旗杨桥#1091断路器分段开关停电时间:08:00-12:00范围:【鸠江区】三官殿社区、金代村2...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