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个“猪猪侠” 七都镇八棚村养猪大户艾华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池州日报 2019-12-28 06:59 大字

□ 通讯员 江雪飞

临近腊月,七都镇七井山上一位农家妇女养殖的250头土黑猪陆续被来自上海、南京、芜湖等地客户争相抢购,卖出了每斤毛猪25元的“天价”,成为当地街头巷尾热议的新闻。

在今年大半年的时间内,生猪一直是人们较为敏感的话题。不少养殖户、养殖场,在疫情的肆虐下“折戟沉沙”。但住在海拔800多米七井山的艾华却是个例外,不但没有损失1头猪,让村民吃上放心猪肉,还在“谈猪色变”的特殊时期,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被乡亲们戏称为山沟里的“猪猪侠”。

说起艾华今年的养猪窍门,作为艾华养殖场联系人的农技人员潘炳新道出了原委。他说,这主要在于女主人的防控意识,在猪高热病流行的那段时间里,虽然当地政府和防疫部门千方百计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山下的猪还是有不少死亡。住在山上的艾华焦虑不安,毕竟,自己的猪圈里有着数百头猪,一旦染上病源,无论是对她的家庭还是周边的农户来说,无异是毁灭性的。

早在前些年,艾华就开始尝试养猪。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养殖的规模也逐渐增大,从几十头发展到几百头,一直顺风顺水。在她的影响下,好多农户产生了养猪的兴趣。特别是近几年脱贫攻坚中,山上贫困户的主要产业就是养猪。“我哪知道今年出现这样一种疫病,每当听到哪里哪里有猪死亡,心里就慌得不行,生怕这股‘邪气’吹到山上来。”说起疫病最为严重的时期,艾华至今心有余悸。艾华说:“当时整晚整晚地睡不着,吃不下,思索着保护这批生猪的法子。既然药物无法控制疫情,那就死马当做活马医,干脆采用自己的土办法,说不定有意外的效果。”

于是,艾华开始对养殖场实行全封闭,任何人都不许进入。同时,做好消毒工作,每次进入养殖场都需消毒,更换衣物,杜绝传染源带入。特别是疫情高峰期,艾华24小时都泡在养猪场,精心侍候几百头育肥猪和种猪。安装上十几台大吊扇,角角落落点上蚊香,每天24小时没有停过,为猪群降温和防蚊虫叮咬。猪圈隔天消毒1次,包括养殖场方圆1公里的道路,他们都喷洒上消毒液。艾华说:“每天精神都紧绷着,只有看到猪儿欢快抢食吃时,这一天才松了口气,就这样一天天挺下来。”

做好养殖场隔离和消毒工作的同时,在杜绝外来传染源上,八棚村乃至整个七井山上的村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效果明显。没有让外地一块猪肉流入当地,没让疑有传染源的陌生人进入村里,甚至艾华将自家农家乐饭店都停业4个多月。“在疫情期间,七井山上的菜市场停止销售外地猪肉,包括外地走村入户流动买菜人员,也停止带肉上山出售。同时,由我家养猪场提供猪肉,解决村民吃肉问题。”艾华说。艾华隔三差五就宰杀一头肉猪供应到七井山上的市场,让村民吃到放心土猪肉。她还免费提供消毒水给养猪散户,养殖场沼气池的肥料也给乡亲浇菜施肥。

天气渐冷,猪高热病疫情有所减弱,生猪价格也水涨船高。许多农户开始尝试养猪。艾华养殖场近期向附近的横渡、仙寓等乡镇提供了54头小猪仔,并传授养殖经验。特别是对于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首先保证他们猪仔供应,还帮助贫困户销售生猪,极大鼓励了贫困户养猪积极性。

艾华说:“在党和政府好政策下,在乡亲们支持下,我们一起抵御住了猪瘟疫情,闯出一条养猪致富路。作为党员,我们有义务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实用不实用 试试就知道 科技“取暖神器”你都了解吗?

“踢脚线”取暖器热卖中今冬,冷空气至今还没怎么发威,当年轻人暗自窃喜这个冬天“很温柔”,长辈们就意味深长地提醒说:“冬至...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