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问题已成家长“心病” 如何预防、治疗?

大江晚报 2019-03-21 01:00 大字

工作中的陈宁虹

3月19日一大早,王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小宇(化名)来到芜湖市眼科医院就诊,经过散瞳验光后,小宇的左右眼近视分别是200度和225度。“这段时间,孩子总是习惯性眨眼,还喜欢揉眼睛,看书离远点就嚷着模糊,一开始我没在意,没想到这么小就近视了。”得知儿子近视后,王女士忧心忡忡。当天上午,在芜湖市眼科医院5楼门诊大厅排队的患者中,有十几名和小宇差不多大的儿童在父母的带领下前来就诊。该院眼科主治医师韩林峰表示,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不仅让家长担忧,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视力障碍 影响孩子精彩人生

“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视力问题有近视、弱视和斜视三种情况,其中近视占就诊患者的80%以上。”芜湖市眼科医院眼视光科医师陈宁虹介绍。“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小时候近视没关系,等长大后视网膜发育成熟,近视会自然好转。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陈宁虹进一步解释。“真性近视的病程是不可逆转的,孩子一旦近视,通过治疗只能控制度数上升趋势。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视力问题,尽量及早发现、及时就医。”陈宁虹提醒家长。

除了近视,弱视和斜视的患病比例虽然不多,但两者对视力的危害比较大,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视力会下降,也会影响双眼立体视觉的发育,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失明。陈宁虹表示:“对于弱视,6岁前是最佳治疗时期,治愈率在90%左右,一旦超过12岁,彻底根治就很难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呢?陈宁虹建议,家长平时要留意观察孩子的用眼动作和眼睛的变化,当发现孩子经常出现眯眼、眨眼、视距越来越近、流泪等情况时,要引起重视,孩子可能近视了。当发现孩子眼位不正、畏光、上眼睑下垂、瞳孔大小不一、习惯性歪头看东西时,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弱视和斜视的可能,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在陈宁虹看来,视力障碍不仅影响青少年儿童平时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也造成很大影响。“前不久有个小姑娘来做检查,当得知自己弱视后当场哭了,原来,她报考了空乘专业,这个专业对视力是有严格要求的,因为近视,她很可能错失这次机会。”陈宁虹遗憾地说。

视力问题

及时防控不可忽视

面对高发的视力问题,如何做好防控,尽早介入治疗?“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重在预防和科学诊疗。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光线忽明忽暗的环境中,在运动的车辆中以及在走路时,千万不要过长时间地盯着书或电子设备。另外,要让孩子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勤剪指甲,尽量不要用手揉眼睛。”芜湖市眼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韩林峰表示。“小孩子比较贪玩,手上有很多细菌,用脏手揉搓眼睛,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或可导致眼睛发炎。”韩林峰还表示,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接受自然光照射,也有利于预防近视。

除了预防,科学准确的验光也非常重要。陈宁虹建议,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值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通过科学验光排查眼部病变。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近看。她认为,验光准不准,科学不科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用眼健康和后续治疗,特别是对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普通验光容易引起他们视神经紧张,影响验光的真实性,“在视力检查时,要进行散瞳验光,掌握真实屈光度,判断孩子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

“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视力问题都比较重视,但往往因为自己的认知误区,导致对孩子的近视预防不足、矫正不及时。”韩林峰解释,对于佩戴矫正眼镜,很多家长还有误解,这些家长认为孩子近视度数比较低,担心戴了眼镜以后会加深度数,耽误孩子视力矫正的时机。对此,韩林峰进一步强调,“真性近视无法逆转,无法根治,只能配眼镜矫正。配镜之后的后续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控制近视度数增长。”

儿童、青少年

患了近视怎么办?

儿童、青少年患了近视怎么办?芜湖市眼科医院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汪亮说:“儿童、青少年近视后,最主流的解决方案就是戴框架眼镜,因为这是最经济实惠的方式。针对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此外,很多人提及的隐形眼镜,即角膜接触镜,汪亮并不建议未成年人佩戴,因为护理比较复杂,且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经过验光和检查证明是真性近视,一定要佩戴眼镜,防止视力的加深,因为眯着眼睛或者近距离地看东西容易增加眼肌的疲劳。

目前,针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汪亮认为要分两种情况对待,一是真性近视的人群需要延缓真性近视的发展;二是如果是假性近视,一定要及时治疗。目前,通过药物均可以达到上述两点的效果。那么,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手术治疗近视可以做吗?汪亮表示,如果近视度数稳定超过一年,可以考虑做近视矫正手术。但是由于18岁之前的青少年视力还有波动的可能,所以不建议他们做近视矫正手术。

记者 卫晗慧 李婷维 文

梅韬 卫晗慧 摄

新闻推荐

天天都睡觉 但你真的懂睡眠吗 专家:一月以上的睡眠障碍必须就医确诊

芜湖市四院睡眠科专家团队芜湖市睡眠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任医师夏仲心肺耦合图谱(睡眠监测系统CPC)本报讯3月21日是“...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