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工求贤若渴 普工也成“香饽饽”
小张是市区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公司需要招聘一线工人和一些管理人员,春节后到现在,参加了好几场招聘会,最后都无功而返;小潘是市区一家美容店的老板,需要招聘几名技师,招工公告发出已一个月了,虽然来了几个人应聘的,但是干不了两天就走了。国家统计局芜湖调查队和市人社局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有别于以往技术工人紧缺、难招的情况,春节后到现在,普通工人也成为芜湖企业的“香饽饽”。
单位招聘结果不理想
受外地员工返乡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多、求职者对工作预期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芜湖企业普遍反映今年以来招工难度较大。调研显示,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节后用工缺口大,中小微型企业由于原本用工数量有限,且员工多为本地居民,稳定性较高,用工缺口不明显。不久前,统计部门走访的3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用工缺口均超过600人。其中一家企业因节后缺工近700人,导致十几条生产线停产,每天面临300-400万美元损失。另一家企业自2月10日复工以来,公司员工返厂率虽达到88%,但一线操作工缺口仍达730人,公司已参加多场人社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但招聘结果并不理想,在“45周岁以下,无学历、性别、技能要求”的条件下,只招录到10名普工,与企业用工需求相差甚远。
校企合作效果不显著
芜湖许多企业都与芜湖、合肥、上海等地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却面临科研成果日益丰硕,就业效果并不明显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实习后,能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的学生数量很少,而签订合同后能够长期留任的更是屈指可数。
随着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资源的投入,高校升学门槛的降低,就读中职、高中开始就业的生源比例很低,而大专以上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又对基层岗位的接受度低,沉不下心,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中高端岗位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80后、90后”新生代劳动力更倾向于追求工作的自由度和舒适度,以及劳动成果的即时体现。芜湖开发区一家大型企业长期与多地大专院校合作,定期开展校园招聘,但即便公司提供宿舍、食堂、班车及“五险一金”等优厚福利待遇,校招学生的留职率依然很低。多数学生倾向于在第三产业就业,或者到一、二线城市求职,愿意在芜湖从事制造业工作的学生数量很少。
企业人员流失率高
据芜湖一家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去年,该企业通过校招录用的2位研究生和5位本科生,经过一年工作,现在仍在留任的只剩1人。
国家统计局芜湖调查队相关人员透露,从近一年的招聘情况看,管理人员招聘成功率83.3%,技能人员招聘成功率98.4%,普工人员招聘成功率97.9%。尽管企业通过各种招聘途径满足用工需求,但人员稳定性差,人员流失情况严重,形成“招聘——流失——招聘”的恶性循环。据记者走访调查,近一年被调查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明显超出正常水平,其中管理人员流失率不少企业超过10%,技能人员流失率和普工人员流失率更高,多的达到30%。
对于芜湖而言,不仅与合肥有人力资源之争,同时与江苏南京、浙江杭州以及上海的距离也较接近,而这些大城市不仅具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且集聚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资源,特别是近年各地包括一线城市都频频出台“人才大战”政策,对人才的门槛在逐步放低,对周边的城市造成人力资源“虹吸效应”。以软件行业为例,杭州、上海已形成软件行业硅谷,据三只松鼠反映,基础JAVA工程师本地年薪水平在10万元左右,而从外地引进至少给出2-3倍的工资;科大讯飞反映对于DBA工程师、模型算法工程师招聘一年之久也难引进一人。
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星报讯3月18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芜湖市镜湖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利用QQ群发红包“返利”方式实施电信诈骗...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