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乘势而为 扎实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芜湖日报 2018-12-19 02:48 大字

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写入党章,并将之列为国家必须坚持实施的发展战略,这为芜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近年来,芜湖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谋融合、促融合、抓融合,努力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探索一条具有芜湖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好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市委、市政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谋划早、行动快,在全省各市中率先出台《关于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率先成立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了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融合委工作规则和工作要点,并将军民融合发展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专门设立了市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市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三大体系加快建立,军民融合整体推进、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在形成。

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芜湖产业门类齐全,高端军工资源丰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领域,集聚有限资源,全力打造通用航空、智能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三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全市已形成航空航天、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显示、电子信息、特种电缆、新材料七大军民融合产业体系,涌现出以埃夫特智能装备、行健智能机器人、安徽华东光电、芜湖造船厂、中电科钻石飞机等为代表的一批军民融合型优势骨干企业。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微电子、新型显示、特种电缆等领域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在载人航天、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上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得到双向转化应用。

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军民融合发展要素集聚。围绕要素融合这一核心,芜湖市主动探索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促进军地要素双向流动的方法、路径。强化与各军种、军工集团、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采取共建模式,组建芜湖市军民融合发展服务中心,汇聚军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资源,全面开展军民需求对接、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军地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军民融合项目投融资等服务,推动军地要素资源的相互兼容、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将各类要素压合成为体现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根本利益的“一块整钢”。通过军民要素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实现了军队、军工集团与芜湖要素资源的高效对接融合,产生了倍增效应,在发动机、新型显示和微电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科技成果在芜湖加速转化,最大程度凝聚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合力。

坚持项目带动,不断夯实军民融合发展基础。始终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支持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军民融合项目。航瑞动力中小型航空发动机、行健智能耐压壳体空间相贯线智能切割、博高光电毫米波引信探测通用模块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孕育。

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环境。出台了一揽子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涉军科技人才生活上享受市人才引进待遇,在课题研究、研究院建设、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融资等方面都有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对列入省市规划或认证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重大项目、重大专项、核心载体,优先安排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等,并依法落实补贴等财政政策。同时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出台了芜湖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项目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军民融合项目扶持力度;正在谋划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面向重点领域进行军民融合产业导入和企业孵化,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引导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

在军民融合战略指引之下,芜湖市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已驶入提速增效的快车道,我们将牢牢把握战略方向,坚持以要素融合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能力建设为中心,以基地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实现军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高效转化,在军民融合路径创新、模式创新方面探索形成芜湖样本。

[作者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

张东

新闻推荐

芜湖中院终审宣判跨省污染长江环境案

芜湖讯12月11日下午,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10·12”跨省污染长江环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宝勋精...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