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机:从零起步到中国现代农机业佼佼者
□本报记者 林见
走进三山中联重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动感十足、造型各异的智能化农机,这些农机,如今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并走出了国门。
作为创新芜湖又一典型代表作,中联重机从零起步,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攀升至全国农机行业第三,烘干机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小麦机业务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二,水稻机产品占有率全国第三……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联重机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突破,并开创引领芜湖乃至安徽的高端农机产业迈向新时代。而这一切,对于中联重机来说,并不是偶然。“中联重机就像庄稼一样,扎根在芜湖这片热土,不断接受阳光和雨露,而茁壮成长。”中联重机副总经理王喜恩告诉记者,中联重机自身战略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芜湖精准并充满前瞻性的产业定位和布局,更离不开芜湖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持。
引进一个人才团队
开创一个新兴产业
回顾芜湖市布局现代农机产业走过的历程,人们记忆犹新,那就是全力引进了人才团队。
七年之前,中联重机在芜湖落户,公司的成长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众多中国最优秀的农机人才汇聚芜湖,而人才的聚集,带来了产业的聚集。
创立之初,基础薄弱,缺乏产业链配套,这些摆在企业乃至整个安徽农机产业面前的一道道坎,都被中联重机一一跨越。如今中联重机以芜湖为农业机械总部平台,拥有安徽、河南、浙江等制造基地,其生产的现代农机驰骋神州大地,并实现了海外86个国家网络布局,先后开发并深耕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土耳其、乌克兰、智利、英国、德国等市场,2017年海外业务同比增长34%,2018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
创新引领科技驱动
拳头产品层出不穷
中联重机不断强化前瞻技术研究、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目前,已申请专利1400余件,主导完成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2项,省级新产品鉴定18项,科技成果登记18项。产品荣获国内外奖项近百次,在多个技术领域填补国内空白。
公司成功申报农业部南方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首家;主导了双纵轴流收获技术开发与升级,突破大喂入量作物收获的瓶颈;率先在国内突破拖拉机动力换挡及动力换向+同步器换挡,引领拖拉机产品技术升级;在国内首次实现水稻机静液压驱动技术应用,使产品性能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打造智能烘干+环保烘干,推动我国粮食烘干从单机向工程化、智能化转变;同时,围绕互联网+农机,实现了作业实时监控、智能操纵、信息处理、智能维护及保养等,开启农业生产智能化时代。
创新引领,中联重机明星产品不断涌现。其中,4LZ-8F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LZ-5.0H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分别获201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15年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谷物联合收割机获2014年安徽省专利金奖,“谷王”和“耕王”两个产品品牌成为安徽省驰名商标。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培育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中联重机这只“领头羊”,正引领芜湖现代农业机械产业加速前行。
2015年,为了响应安徽省制造强省战略,以中联重机为核心的芜湖市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式成立。该基地致力于推动农业装备产业需要与农业生产及农艺需求相融合,推动国内外农机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效应和效益,构建农机产业发展新模式。
基地从零开始、由小到大。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实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关联密切的产业链项目,吸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配套企业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目前该基地先后引进了羽人农业航空、三普智能重工、安徽特种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感知、丰德科技、山辉智能、苜邦农机、艾瑞德农业等企业。
在中联重机的示范引领下,芜湖现代农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发展迅速,上下游产业链迅速集结,产值连年攀升,安徽省农机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眼下,安徽省自己生产的农业机械,可以覆盖整个农业生产全过程90%以上的领域。
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契机,以中联重机为龙头,芜湖现代农机产业集聚基地正奋力前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全面走向中高端,迈向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新闻推荐
1、因电缆更换、电缆头制作、设备拆除,汀棠变汀小122线长宁街#07环网柜#02开关、汀小122线长宁街#06电缆分支箱开关停电。...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