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丁华的华丽转身

大江晚报 2018-01-09 01:00 大字

我与丁华相识十多年,亲历了这一时期她在中国画领域的成长与进步。她有很好的色彩感,这是天赋,又有好的师承,这是路径,其余的成绩都得自于她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和勤奋。

起初,她致力于人物画的当代主题创作,南京与芜湖之间,是她奔波于投展和参展最便捷的路。南京无疑是中国画的重镇,这里也不乏赏识她的人,常常订购她的画。她以出色的绘画能力,按照主流价值体系的审美标准,数次获得中国美协的奖项,即顺利地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这是美术主流价值的一顶金色冠冕。

多数走上绘画道路的人,最初都是发自内心的喜好,毋庸置疑,后天的技术训练和价值评判却深深地影响他们的艺术走向。画家中有得奖专业户,有两面派画家。说的是:有人专事主题创作,屡屡获奖,却不受大众追捧;有人搞所谓创新、学术绘画,却又以另一种面貌去迎合市场。此类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画创作领域实际存在着三种并行或相悖的标准:一是获奖作品题材先行的政治标准;二是美术教育刻意求变的创新标准;三是艺术市场赏画人的审美标准。

丁华从事的人物画创作,尤其处于各种艺术评价标准的焦点。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画的功能之一,我以为主要是通过人物画来实现的。《孔子家语》言:“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人物画最早发展成熟,就是广泛运用于祭祀和教化的结果。但从古代最早的绘画遗存可以看出,一直是观赏和教化两种功能并行。到晋唐,人物画的高峰,观赏功能已经占据了主流。

我把教化功能的人物画称为人物画的大道,因为它的展示场所在场馆、洞窟、寺庙等高大的公共领域,都尺幅巨大,而观赏把玩的人物画,因为功能和场所限制,相对小幅,就只能称为小道了。唐以后,庵观寺庙祠堂等公共场所的大道绘画依然存在,但用于观赏的绘画更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哪怕《二十四孝图》《四时耕织图》之类的教化题材,首先是以审美为主导,起码做到了寓教于美。

不同功能必须尊崇不同的创作规律。比如同样一幅大画,在公共场所展示,观众走在超大的人物面前觉得很震撼,倘若用于家庭装饰,首先是没有了这么大体量的空间,其次是整天面对一个超级抢眼的画中人,难免会产生压迫感,或抢了真人的风采。

丁华没有在主题创作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她仍致力于人物画创作,同样是当代人物,但画面的人变小了,包括人物的年龄和在画面的比例两方面。小人的线条简练了,意趣、神态却丰富了,画面多出了更美、更复杂的配景。由配景开始,她的画路向花鸟画延伸,常听她感喟前代大家的成就,她再到南京,目的地变成了博物院,看陈之佛,看青藤白阳。

一个好的画家,创作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心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各种美的事物触动,前人的经典作品,同代比她更年轻的画家创作,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素材,所有的美好都能打动丁华。她从不拒绝任何观赏、吸取,以及创作中的尝试和探索,并且在创作过程中体会自己的快乐,这就达到了艺术悦己与娱人的统一,而不是自我满足,让赏画人痛苦。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当代美术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书画作品过高的预期,与普遍的艺术性不足之间的矛盾。谁能认识到这一点,谁就能把握艺术创作的未来。我祝愿丁华走得更远!

□ 孔祥东

新闻推荐

“离婚证明书” 让离婚证明不再尴尬

本报讯对于离婚夫妻来说,离婚后,生活中买房、再婚、出国签证等都需要提供离婚证明。而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往往涉及到很多当事人的隐私,使用起来着实不方便。记者从鸠江区法院获悉,为更好地保护诉讼离婚...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