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减税措施利好小微企业 业内专家:给小微电商减税实质是“放水养鱼”
6月21日,中国政府网邀请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进行在线访谈,重点聚焦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的六大减税措施,对相关政策进行一一解读,再度引发舆论关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解读,在这六大减税措施中,扩大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这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对小企业应该加税还是减税,此前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关于小微网店征税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歇。而随着国务院明确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措施,不少业内专家都表示,这一争议也应该尘埃落定,“从长远来看,给小微电商“减负”肯定是利大于弊。”
支持为小微电商减负
马云:大企业才应是纳税主力
在国务院的减税政策出台之前,关于小企业是应加税还是减税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小微网店应该加税还是减税的问题,一度引发业界的讨论。
今年3月31日,在政策出台之前,国家税务总局与全国工商联共同召开“深化税收改革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与享受各种资源的大企业不同,小企业每天思考的是生死存亡,因此对于小微企业该考虑的显然不是如何征税,而是应该减税减负。
“小企业是在互联网上寻求生存机会。”马云说,“从国家的未来发展考虑,要让小企业活下去活得好,才是税收杠杆调节真正应该考虑的地方。”
在马云看来,大企业能够享受到很多的政策扶持,也有各种资源,融资也更加简单,而小企业则在发展初期面临许多困难,“大企业享受了远超小企业的待遇,享受了更多资源,就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理所当然应该成为纳税的主力。”
马云说这样的话,自然有着他的底气。作为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去年全年合计纳税238亿元,相当于每个工作日约纳税1亿元。不仅如此,目前阿里巴巴平台上已经聚集了超过1000万卖家,近5亿活跃买家,直接创造了3000多万就业机会。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纳税超过2000亿元(尚不包括生态圈内合作伙伴所带来的税收增量)。
为小微企业减负
其实质是“放水养鱼”
业内专家认为,为小微企业减负,不应看到的只是短期内税收收入的减少,而应该看到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359.8万户,同比增长19.5%。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40%,初创企业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持续提升,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3月,网民创业热情指数从200左右提升至近350。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GDP贡献度为30%,提供了2.37亿个就业岗位。
然而,在当前的世界经济环境之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严峻,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步履维艰、死亡率高,亏损企业比例也在持续增加。同样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两年,每年有16.7%的小微企业死亡,亏损小微企业从2013年的6.2%上升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26.2%,这也是为什么对小微企业“减负”显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通过对小微企业“减负”,其实质是在“放水养鱼”。同样以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网店为例,随着近几年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韩都衣舍、小狗电器、三只松鼠、林氏木业等知名品牌,这些企业最初都是从淘宝或天猫起步,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开始发展,如今成长为高市值的互联网企业。据了解,仅韩都衣舍一家,2016年的纳税额就超过1亿元。
小微电商做大做强 未来成为纳税中坚
在马云看来,通过给小微电商“减负养鱼”,有利于让大量的创业者、小微企业依托平台发展起来,“税收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马云说,而这些发展壮大的企业,也终将成为纳税的中坚力量。
事实上,目前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已经有不少品牌商家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带来了大量就业和税收。从2016年开始,阿里平台上的众多商家开始扎堆筹备上市,首批拟上市阿里平台商家已达近百家,市场估值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国内资本市场正迎来电商企业集中登陆的高峰期。而这些商家也都在爆发式增长中,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意味着他们对社会贡献的比重逐渐增加,并逐步成长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网店变身纳税大户
2016年7月,韩都衣舍获批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互联网服饰品牌上市第一股。2017年3月底,韩都衣舍发布2016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33.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96%。根据内部人士透露,2016年韩都衣舍纳税额超过1亿元。
另一家电商“网红”品牌——三只松鼠用了5年时间,年销售额实现了从零到40多亿元的突破,员工数也由最初的5人创业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名。三只松鼠自2012年6月19日卖出第一单后,当年即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3000万元,纳税70多万元。2013—2015年,三只松鼠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55亿元、9.25亿元和20.4亿元,纳税776万元、2083万元、5272万元。这组数据在2016年又实现了几何级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4.24亿元,纳税1.47亿元。目前,凭借几千万会员消费大数据匹配,三只松鼠已在芜湖、南通、苏州、蚌埠等多地开出线下店,除了为重构传统商业要素的新零售提供样本,还将带动线下纳税和就业。
传统企业触网纳税依然亮眼
除了这些淘品牌之外,像海尔这种乘上互联网东风的传统企业,在税收表现上同样亮眼。在2016年度青岛市地方纳税50强企业中,海尔集团继续位居榜首,贡献地方税收达到28.8亿元。
而太平鸟、海信、森马等传统制造企业,依托阿里平台,均在电商领域实现爆发性增长,也都成为当地的纳税中坚。与海尔同处青岛的海信集团,在2016年纳税额首次超过20亿元,达到21.4亿元,位居全市第二位。
2016年年初,马云就曾在亚布力论坛上断言,未来10年,整个中国纳税最多的企业,就是今天使用好互联网、使用好大数据高科技、完全挖掘消费需求和真正能服务行业的企业。
“对新经济企业而言,一切刚刚开始,今后可能爆发更大的能量。”马云说。
中国社科院张斌:“电商交易免税”其实是误区
“电商交易是不是不用纳税?”、“电商行业存在巨额逃税现象。”……针对电商纳税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近日发表意见认为,这其实是对电商征税的误区。
误区一:电商交易免税
张斌说,不少人都认为从事网上交易不用缴税,但实际上我国现行税法并没有针对电商的特殊规定,无论在网上销售货物还是提供劳务,均与线下传统交易适用相同的税法规定。电子商务一直适用现有税法,并没有所谓的免税待遇。
以阿里巴巴这一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为例,除去其自身的巨额纳税之外,作为开放平台,阿里巴巴生态圈内还包含了商家、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合作伙伴等,都依托阿里巴巴旗下平台展开业务,同样带来巨大税收增量。
误区二:电商领域巨额逃税
张斌说,中国的C2C交易平台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和兼职经营的个人,这些小微网店的营业规模本身就非常低。如果按照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每月2万元的标准换算为年营业额24万元来计算,按照阿里巴巴的数据,94%的网店交易额达不到起征点。而剩余的6%中,还有大部分在线下有实体店并进行了税务登记,已就线上交易缴纳了税款的大型网店。因此不存在巨额逃税现象。
“社会各界在关注讨论电商税收问题时,应破除误区,以发展的眼光、战略高度看待。应考虑电商平台在拉动消费、增加就业、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探讨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张斌说。本报记者 王鑫
新闻推荐
中央电视台—1(综合频道)09:25俺爹是卧底(24-26)13:13加油爱人(10-13)21:00我的1997(4)中央电视台-2(财经频道)10:46回家吃饭19:28消费主张中央电视台-3(综艺频道)11:55文化十分12:05开门大吉15:04群英...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