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会馆“安徽造”
○芜湖会馆曾设于北京前门附近
○孙中山先生曾五次光临的北京湖广会馆(资料图片)
会馆,创建于明初,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一种地缘或业缘性的传统社会组织,是同乡人或同业人在京城或都市里创建的“聚会寄居场所”。旧时的学子、商人或进城闯荡的漂泊者,都可凭同乡或同业的关系免费或少费寄居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会馆文化”。毛泽东、孙中山、鲁迅、沈从文、丁玲等都曾得益于会馆之助。那么,谁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会馆呢?历史把这个荣誉记在了安徽人身上。
芜湖会馆:中国“会馆之父”
明永乐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2年,明成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不久,一家名叫“京都芜湖会馆”的公所就在皇城根下的前门外长巷上三条胡同内挂牌面世,算起来,距今已有590余年的历史了。这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据史料载,会馆规模在当时十分了得:东西两院,各矗立着一株高大的香椿树。正厅有3间,各式厢房小屋16间,沿街铺面房屋7间,灰棚房6间,面积约100平方丈。
那么,是谁创建了这被称为“中国首家”的会馆呢?此人是一位名叫俞谟的芜湖人。
俞谟,字克端,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以选贡的身份任南京户部主事,相当于现在财政部的局级干部,迁都北京后转任工部主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航政等。他的父亲俞季忠也因此被永乐皇帝朱棣封为承德郎,安排在北京工部营缮司内担任主事。这时在京城内做官的芜湖人不少。
众所周知,明朝自迁都北京后,政治经济中心北移。芜湖商人纷至沓来,寻求俞季忠、俞谟父子等人帮助;芜湖举子入京会试照例要拜访京都的芜湖籍官员,希望他们能在食宿上提供方便;在京的一批芜湖籍官员远离家乡千里之远,也迫切需要通过聚会来祭祖敬贤或排解思乡之忧。这就促使了经济实力较为强大的俞谟萌生出创建公所的念头。于是,他自掏腰包,在前门外“置旅舍数椽,并基地一块”,把“京都芜湖会馆”推到了历史的平台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个中国之最“京都芜湖会馆”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诞生了。
据会馆史研究者胡光明教授等人说,“京都芜湖会馆”挂牌之后,“各州县在京官商,纷纷效仿,慷慨乐输,京中会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观”。而这之后的数十年间,各省在京师纷纷以建会馆为时尚,“这些会馆大体有三类:一是为官绅乔寓之馆;二是既为官绅又为科举士子住居的馆所;三是专门为赴科士子住读之所。”
会馆到底干些啥?
应该说,北京会馆的大批兴建,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隋唐以来,封建王朝均设科举考试选拔官吏,明清时尤盛。鼎盛时代“学而优则仕”之风,将各省举子刮进了京城,京城的异乡客从明代开始渐渐地多了起来。在京城举行的三年一次的会试,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会试录取的贡士,还要参加皇帝亲自策问的殿试。所以早在宋元时期,民间已有“状元店”,是专门接待举子的客店。明清时北京的一些民户也出租单间客房,以供来京考试的举子食宿,称作“状元吉寓”。这些店寓房金昂贵,一般贫寒的秀才是租不起的。所以举子们迫切盼望能够有一个初次来京即能找到的、凭借乡谊能相互照应的同乡住处,于是会馆应运而生。
会馆中川流不息的暂住人口,通过京师的文化集聚效应和政治辐射功能,有效地把本邑文化带到了北京。据史料载,乾隆、嘉庆两朝是北京会馆发展最快的时期,至光绪年间已发展到四百余所。就是到了民国时期,北京尚存的会馆有402所。
据记载,这些会馆分为县馆、州(府)馆、省馆三级,都是开放性的,对本乡本土人士,不分贫富,都给以服务;对乡土以外的文化,不分地域的差异,做到融合互济,这就使会馆的管理富有创新精神,不是世人理解的“崇乡谊”的狭隘与自封。会馆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既保持传统,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出自己独有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
这些会馆,尽管规模大小不一,但它是各地域文化在京城展示的窗口和物化标志,因此许多会馆不仅房屋建筑很有讲究有特色,地方文化元素也有不少体现。而且,会馆除招待应试的本乡举子之外, 还兼有联络旅京同乡的作用。
据史料载,会馆里经常会举办一些同乡活动,并在逢年过节时开展各种祭祖活动,祀乡贤、聚餐唱戏等,并且慢慢都融入了北京的饮食和戏曲、杂耍,成为知名的“北京饮食”、“北京杂耍”,成为北京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乡人有高中“三鼎甲”( 即状元、榜眼、探花) 的,要在会馆里设宴庆贺,还要在会馆门上或厅内悬挂一块匾额以示荣耀,有的会馆有宰相、状元、榜眼、探花、翰林、进士、大学士、大司马、大司徒、太师、总督等大小匾牌数十块之多。
每处会馆都有一部历史,记载这些历史的,除碑文,便是会馆的楹联、馆诗、碑记等,但都与会馆的活动及名人趣事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这是研究中国书法、文化、名人逸事的宝贵资料。这些都为勉励后学,为士人树立榜样,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会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有一定形式的管理组织。经营管理一般由旅京同乡共同负责,但管理大权实际由同乡中在京居官地位高、有声望的人掌握。在馆长、董事等领导下,会馆的日常实际是由“长班”来进行的。长班是会馆的实际“中心”人物。有的会馆长班世袭,个别竟有的达五六代之久。这些人对本籍在京同乡尤其是其中的京官、巨商等情况熟悉,对警察厅等市政管理部门熟悉,对会馆的事务熟悉。
“京城第一会馆”也属安徽
时至今日,虽然大多数会馆已经面目全非,但也有少数会馆被当作历史文物得以保存下来。这其中素有“京城第一会馆”美称的安徽会馆就算一个。
根据相关史料,我们看到,安徽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3号、25号和27号。是北京最著名的会馆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同治五年,馆址孙公园原为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寓所“孙公园”的一部分。
会馆是庙堂式建筑,为中、东、西三路三大套院,每路皆为四进,还有清式戏楼、思敬堂、藤闲吟屋、龙光燕誉堂等。会馆分大门位于中路前端,面阔5间。正房文聚堂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套院中有祭祀朱熹及历代名臣的神楼。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系旧京四大会馆戏楼之一。东路为乡贤祠,有思敬堂、奎光阁等建筑。西路为接待用房。北部原有花园,有假山、亭阁、池塘和小桥等,馆北有园。会馆内亭馆廊树俱备,屋数百间,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清康熙年间,洪升创作的《长生殿》曾在这里的大戏楼演出。
据史料记载,直隶总督“李合肥”李鸿章也与安徽会馆有联系呢。李鸿章曾在此接待过朝鲜使臣。与其他省籍会馆不同,安徽会馆只接待在职的州、县级官员和副参将以上的实权人物。光绪二十六年会馆为八国联军所占,设德军司令部于此,附近房屋遭焚毁。会馆建筑除花园已无存外,基本格局保持尚好。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会馆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研究会馆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体味北京会馆文化的意蕴,从这当中我们可以看见其对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 姚永森 程堂义
新闻推荐
展望明日“智慧城市” 期待居住环境提升社区组织居民 参观老厂区介绍新项目
本报讯赭山公共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加紧辖内棚改项目推进,在上门入户宣讲政策的同时,该中心周家山社区讲方法有创新,带领居民到附近原芜湖造船厂厂区参观,展望未来之际,让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推动城市发展...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