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跟着父亲去芜湖□ 张宏树

大江晚报 2017-06-01 04:00 大字

儿时家在三山,距芜湖40多里地。11岁那年,一个月色朦胧的春天夜晚,空气中弥漫着蚕豆花、油菜花淡淡的清香,我跟在父亲后面在通向芜湖的小路上默默前行。

芜湖对我来说,是个陌生而神往的地方,我朝思暮想着能到芜湖去看看,去玩玩,看看城市是个啥样。头天下午,听说父亲要到芜湖卖菜,我请求父亲带我去芜湖。父亲开始不同意,说来回百十里的路,怕我走不下来,我向父亲保证,不会拖他的后腿。在我的一再哀求下,父亲终于同意了。母亲让我早点睡。那一晚,我怎么也睡不着,怕万一睡着了,父亲不喊我怎么办?心里激动得像装了只小兔子,活蹦乱跳,等到子夜,听到动静,没等父亲喊,我就起来了。

农业合作化后,家里仅有分把自留地,种粮食嫌面积小,只能种蔬菜。种出的蔬菜家里吃不完,就到街上卖。为了能卖个好价钱,父亲不怕吃苦,挑上一担菜,徒步几十里,去芜湖卖。

父亲挑的是一担开春后的头刀韭菜。父亲带我抄近路从马场走,到中沟闸再上公路。当我们走到马场的麦田时,风很大,吹得麦浪一起一伏的,发出呼呼的声响。曾经听说这一带有疯狗咬人。那呼呼的声音,加上波动的麦浪,很像疯狗的动静。父亲立马放下担子,双手横握扁担,警惕地看着四周,做好了迎战准备;见半天没有动静,才放心地带我继续前行。

走到螃蟹矶附近,一盏红色的洋灯(航标灯)高高地悬在长江边的夜空,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串串的灯火闪烁,明明灭灭。我惊讶地问父亲,“大半夜的,怎么还有人玩龙灯?”问了几遍,父亲直喘气,不理我,大概是他太累了。等了好一会儿,父亲说,“那不是龙灯,是电火!”啊,电火(就是今天说的电灯)!我长这么大,只见过龙灯,没见过电火,这下算是长了见识。

天麻麻亮,我们到了芜湖市区。看见那么多奇形怪状闪着白光、黄光的灯泡,我的好奇心第一次得到了满足。那时的芜湖市区,没有高楼大厦。中山路、长街、二街都是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开店。我们在市区走了十余里路,到了菜市场,父亲把韭菜兑给了菜贩子,卖得七八元钱。父亲又带我到大街小巷转转,在一些有卫兵站岗的门口问问,大概是找江北的亲戚,问了几处,一无所获,草草地吃了些点心,打马回营。

回来的路上,我老是打瞌睡,走着走着就走到公路边,不小心滑了一跤,爬起来再走。那时的公路很窄,路面上铺的是鹌鹑蛋大小的石子,稀巴巴地跑着几辆货车,没有客车。下午三四点钟光景,终于回到家,我脚上生了好几个血泡,疼得不行,口又渴,急急喝了杯水,倒头便睡。父亲当年已五十好几岁,又有腿疾,还挑着百把斤重的担子,真不知他是怎么走完这一百多里路的!

60多年过去了,儿时第一次去芜湖的印象仍然很清晰。看看今天的孩子们,想去芜湖,坐上公交车或自家的小汽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多幸福啊!

新闻推荐

酷爽假期玩水去

5月29日,端午小长假第二天,江城芜湖艳阳高照,最高气温达到了34℃。芜湖市各水上乐园里,大批游客利用假期戏水消暑。图为芜湖方特水上乐园“酷爽回归”,冲浪、漂流、滑梯……游客们正在嬉戏中度过快乐...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