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孩子共享发展阳光

芜湖日报 2017-05-23 04:01 大字

□本报记者 赵丹丹

偏远的农村校园面貌一新还有了塑胶操场,“在线课堂”迅速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家门口悄然间新建了令人羡慕的“名校”,孩子的班主任是市“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这可能是你、我以及每一位芜湖人对教育改革发展最为直观的见证。五年间,芜湖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整合资源,构建教育优质均衡新格局,越来越多的孩子沐浴着均衡雨露幸福成长。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五年间,芜湖市秉承教育优先发展理念,“真金白银”护航教育公平。数据显示,芜湖市累计投入资金16.1亿元,完成了554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此同时,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小学教学点改造工程,投入3545万元改造全市141个小学教学点。重金投入下,一些偏远薄弱学校纷纷告别环境逼仄、设施陈旧的过去,迎来发展春天。

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说,仅在2015年,芜湖市就设立了多个专项奖补资金,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其中,设立500万元义务教育均衡奖补资金,促进各县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工作;设立1000万元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资金,对各县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奖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教育优质均衡,不仅是让薄弱学校逐渐“跟上来”,更要整合优化资源,构建一张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网”。2014年5月,市政府出台《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除农村地区外,凡政府新建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原则上采取“优质学校+分校”、“优质园+分园”的方式,由优质中小学、优质幼儿园冠名举办分校或分园,由此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至2016年底,全市已成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集团30个、优质学校办分校(分园)70个。2016年,全市新成立5个教育集团,安师大附小扩容为本部和东校区、西校区;今年,二十七中、二十八中分校将在秋季学期投入使用。通过这种“优质学校+分校”的方式,一批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迅速进入高起点、优质化的轨道。

教育信息化助推优质均衡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芜湖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带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辐射,在全省率先搭建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电子备课、媒体教学、网络教研和网络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据介绍,自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城市以来,芜湖市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每年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均超过6000万元,其中2015年投入资金高达1.19亿元,并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县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奖补。目前,全市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校园网络访问畅通率均达100%,班级多媒体设备配备覆盖率实现100%,生机比、师机比全面达标,顺利通过国家级试点单位评估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芜湖市新建146个“在线课堂”建设项目,实现了“在线课堂”全覆盖。同时,在全省率先依托宽带网络和视频会议技术,进行“在线课堂”试验教学,将城区学校或中心校优秀教师主讲的优质音乐课、美术课等课程实时传输到农村教学点,并与教学点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学习。目前,全市“在线课堂”实现常态化教学,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缺师少教”的问题,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新闻推荐

早高峰洒水车作业让路有点堵主管部门:会尽可能科学安排作业时间

本报讯5月21日,市民赵女士向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5月18日早上近8时,她和家人驾车赶去上班,结果在王家巷立交桥下给堵住了,她仔细一看原来是有辆洒水车在停停走走,车后还有两人抱着水管在沿路给绿化...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