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干在实处,黄山村铺就乡村振兴路

大江晚报 2021-12-21 00:30 大字

“谢谢你们,我们出行难题总算解决了!”家住南陵县何湾镇黄山村木山冲的孙大爷拉着工作队汪队长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自今年6月,市地震局等单位选派干部驻村报到后,针对黄山村实际,将“户户通”工程建设写入工作计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三步走,在冬季雨雪天气来临前成功铺就起乡村振兴“快车道”。

一是走访调研,明确群众需求,奠定工作基础。

“户户通”涉及家家户户,同时在施工过程也会对大家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争取群众支持,把好事做好,在村两委的协助下,工作队通过全覆盖式的走村入户,实地查看各村民组内部道路情况,倾听大家对“户户通”的意见和建议,对施工的范围、工期等进行细致讲解,取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

二是积极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工作合力。

经测算,“户户通”工程量约3300余米,费用近30万元。工作队与村两委召集村民组长、党员及村民代表等共同商议,确定了以选派单位支持为主、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参与的三方资金来源。让村民也能主动参与户户通建设的全过程,以共建促共担共享。

三是稳妥施工,力求群众满意,力争早日完工。

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干得热火朝天,村民也不落下,不少村民主动参与进来,除杂草、清道路,为自己的出行路挥汗出力。工序上一个不少,清理路基、安装模板、浇筑水泥、保养拆模;细节一个不落,在斜坡做出毛面和台阶,在转角预留好排水口,确保质量与工期。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选派单位的关心支持下,黄山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旧貌换新颜,一天天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户户通”的顺利完工也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让群众走上生活的“幸福路”,驶向发展的“快车道”。

汪韬

新闻推荐

陕西发现汉文帝陵墓 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江村

江村大墓1号发掘点(新华社发)新华社西安12月14日电(记者杨一苗)记者14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位于西安市东郊...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