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渔民帮扶又补贴” 退捕渔民转型没有“后顾之忧”

大江晚报 2021-04-28 00:45 大字

眼下早稻已插秧下地,田野里一派盎然生机。南陵县家发镇花园村退捕渔民乔裕松走在自家水稻田边,不时弯下腰将几棵“稗子草”拔除。田埂边停放着一辆旋耕机,他熟练地坐进去启动了旋耕机,很快将身后一片地翻耕好。“政府对渔民帮扶又补贴,真是没得说,我们放手做没有后顾之忧。”乔裕松大大咧咧地笑着说。

1979年出生的乔裕松在渔民中算年轻的,但他捕鱼也快30年了,家里祖上几代都是职业渔民。“以前从来没想过上岸不捕鱼,没想过能成为家庭农场主。”乔裕松说。为响应退渔转产号召,2020年4月,他将自己的渔船皖南渔80099(钢质,9.8米)上缴至南陵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并配合拆解,享受机动捕捞渔船补助6.7万元,退渔奖励1万元,生活困难补助3万元,合计总补助金额10.7万元。

现在,乔裕松是一位地道的种植养殖大户,注册了“乔裕松种养综合家庭农场”,承包了300亩鱼塘和125亩水稻田。早在2015年时,他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多次宣传下,主动参加了多期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学习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取得了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他的爱人在2017年也参加了职业农民培训。“当时还想不明白,觉得我一个渔民干嘛要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农业部门多次让我们学习,说多一门技能不是坏事。”乔裕松说。证书放在家里这么多年也没派上用场,没想到去年彻底退捕,渔船渔具上缴,有了证书他便迅速注册了家庭农场,“幸亏有了证书,一点不耽误。”因为参加过职业农民培训,掌握了种植养殖知识,几年前,他就承包了180亩水塘和70亩水田,在捕鱼之余补贴家用。去年退捕后,在南陵县和家发镇农业农村部门的帮扶和支持下,他又承包了120亩水塘和50多亩水田。

这段时间,乔裕松忙得不可开交,自家的水田要打理,早稻秧苗前不久种植下去了,看上去郁郁葱葱的。马上又要翻耕土地进行中稻种植了。前年,他贷款10万元买了一部旋耕机,取得驾驶资格证成为一名农机手。眼下,周边的种植大户都喊他帮忙耕地。“从现在到10月份都不得歇,一天耕作十几亩没问题,除去汽油纯利润有七八百元。”

眼看南陵县2020年退捕转产渔民发展现代种养业奖补资金就要下发了,公示已经发布。乔裕松获得最高5万元的政策补贴。“我们渔民种地养殖真没有后顾之忧,政府政策非常好,不仅有奖励补贴,还有技术帮扶,只要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就有农业专家上门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帮扶我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乔裕松说。

图为乔裕松正在驾驶旋耕机翻耕土地。

记者 李贾 文/摄

新闻推荐

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 开展向何志成学习活动

何志成老人受邀作报告“何志成老人的事迹在南陵县家喻户晓,他的宣讲和事迹激励了好几代人。作为一名南陵人,读书时听到他的...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