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境内的“三国元素”

大江晚报 2021-04-19 10:31 大字

南陵,在三国时期,一直处于东吴的绝对控制之下。这里是东吴的粮仓,战略地位非常显著。因此,这里也就留了许多东吴名臣的足迹,特别是曾经担任过春谷长的周瑜、周泰和黄盖,更是家喻户晓……

小乔墓

关于周瑜在南陵的史实,查民国版《南陵县志》可知:“后汉吴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孙策平吴,瑜自居巢长还。孙策以其恩信,著于庐江令,出备牛渚。后长春谷。策欲取荆州,乃以为江夏太守,打破曹操于赤壁,祀名宦。”说到周瑜与南陵的渊源,除了上述这些以外,其余的尽管传闻多多,但却鲜有史料佑证。相比之下,他的夫人小乔,却是于史有据,言之凿凿。

据民国版《南陵县志》记载: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之夫人小乔氏墓。乾隆己亥年(1779),知县高怡梦小乔语其墓所在。翼(翌日)即遣典史沈江鲲修其墓于(香由)寺西苑,立碑曰“东吴都督周公瑾之夫人乔氏墓”。

小乔墓位于原中山公园。据南陵中学退休教师魏青平先生介绍:小乔墓后临古城墙,东邻香由寺,旁有周瑜点将台与之相望。点将台两侧,有金桥与银桥,桥下溪流清澈,潺潺之声不绝于耳。

小乔墓还有墓联三副,其中一副被收入《分类名联鉴赏辞典》:“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真娘墓、苏小坟,更遗此江左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浇奠随人?笋簧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

此外还有两联由已故南陵中学共先启先生生前收录:其一“乔公少女,德配周郎,至今黄土一抔,犹思美人颜色;江左名姝,留芳萧寺,只此青茔千古,也增本地风光。”其二“柴桑月冷,痛佳婿早岁云亡,从此点将台高,相对青茔同不老;铜雀春深,问阿姊而今安在?留得埋香孤冢,免教红粉任飘零。”

周瑜“纳小乔”,《三国志》有记载,应是确实无疑。但其墓是高怡新修?抑或此前旧有?史志并无明确记载。但据有关专家研究:清初宣城施闰章有《小乔墓》诗:“白稚台东古寺前,小乔墓在土人传。春心不死余杨柳,舞尽春风起墓烟。”可能系此前旧有,但没有查到实据,姑妄言之。其实小乔墓(抑或二乔墓)有如她的夫君周瑜一样,都是“多墓”。据了解,小乔墓就有“岳阳说”“南陵说”“庐江说”。周瑜“多墓”,是因为沿途“暂厝”所致,小乔“多墓”为何因?

高怡之后,前来小乔墓前凭吊的文人墨客题诗留咏者不乏其人。《南陵县志》收录了嘉庆辛酉年(1801),池阳人张鸿翥偕武陵沈拂山前来访古,并题诗“第一山傍问墓台,扫开蒿径拂尘灰。古梅犹绘天香艳,新胜留地地主哀。娇倚英雄横宝剑,愁浇浊酒翦荒莱。三生石畔传藏玉,阿姊分明共去来。”

周泰

相比较周瑜而言,周泰在南陵立下功勋,受到孙权重用,倒是有史有据。据民国版《南陵县志》记载:“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也。孙权爱其为人,请以自给。后孙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卫士不及千人,意尚忽略,不治藩篱,而贼数千人卒至。权甫不振,众莫能定。惟泰奋身卫权。策深德之,补春谷长,后封陵阳侯,祀名宦。”陈寿《三国志·周泰传》记载,孙策讨六县山贼,由孙权坐镇宣城县治(今南陵弋江镇)指挥,当时有点大意,随身带的卫士不足千人,并且也没有设防。突然有数千山贼杀到,孙权仓促上马,而山贼的锋刃已经很近了,有的甚至还砍到孙权的马鞍,情势十分紧急。其他卫士亦是猝不及防,唯有周泰“奋激,投身卫(孙)权,胆气倍人,左右由(周)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周泰)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三国志》称其“是日无(周)泰,(孙)权几危殆”。事后,“(孙)策深德之,补春谷长。”过了很长时间,孙权还记得这件事,据西晋虞溥《江表传》记载:他为了树立周泰的威望,在一次众将参加的宴会中,孙权亲自到周泰面前敬酒,并叫他解衣,指着他身上的伤疤,让他讲述这些伤疤的来历。听完周泰的介绍以后,孙权紧握周泰双手说:“昔年,你为我弟兄俩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我难道能不报你的骨肉之恩吗?”并称其为“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并将自己常用的御用冠盖赏给他,从而确立了周泰在众将中的地位。

关于周泰宣城之战,《南陵县志》有记载,并在县北六十里,创设周太保庙以祀之。最早的记载见于宋淳熙十六年(1189),知县郭峣主修的《南陵县志》,言其“尝收复本城有功”,此后各志包括府志、省志、通志均有记载。

黄盖

据民国版《南陵县志》记载:“黄盖,字公覆,零陵人也。凡有寇难之县,辄用为守长。初治石城有功,后长春谷。凡守九县,所在平定,后迁丹阳都尉,祀名宦。”“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在下北乡,黄墓渡东。邑人岁祀黄将军于此。康熙辛丑(1721),知县宋廷佐修其兆域,为文立石以表之。相传其子孙今更王姓。”

据《南陵传说》记载:黄盖墓位于今南陵许镇镇,黄墓渡为有黄盖墓葬而得名。“(黄盖)墓围十余米,碑曰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每逢清明、冬至年节,有众多村民前来祭扫。俗有以桃枝作弓,丝线作弦,挂于碑角,祈佑子孙神勇忠达。

但此事颇为可疑。明嘉靖版、清嘉庆版《宁国府志》均有黄盖生平的记载:“黄盖,字公覆,零陵人。始为春谷长,转丹阳都尉。锄强扶弱,山越怀附。”但并没有关于“黄盖墓”的记载。

据《三国志·黄盖传》记载:黄盖后来任武陵郡太守,在平定武陵郡和长沙郡的山贼匪患之后,因功勋卓著,孙权授他偏将军,病死在官任上。由此分析,黄盖生为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又死于武陵(今湖南常德),何以舍近求远,迁葬南陵呢?如果灵柩运回南陵,势必像周瑜一样,沿途“暂厝”,也会有“多墓”现象。

南陵县“名宦祠”里供奉了他们的牌位,每年春秋二祭,由知县主持。祭品用羊一、豕一、果蔬十,酒如其神之数。祭品规格等同“少牢”。 秦建平

新闻推荐

有七位数存款还霸占廉租房? 法院强制执行让其“服软”

“我都七十多岁了,你们还敢赶我走!”不久前,南陵县一处廉租房小区内,一位七旬老人对着南陵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叫嚣着。“我...

南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