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喝水吃饭,更没有时间害怕犹豫” 走近江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
杨刚主任(左)正在工作中
他们有人沉稳,有人活泼;有人喜欢喝奶茶,有人爱吃巧克力;有人快人快语,有人声音柔和,他们是儿子女儿、是父亲母亲,现在他们又有了一个共同的使命、一重最重要的身份——芜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忙碌,忙到没有时间喝水吃饭,更没有时间害怕犹豫。
病毒不过年 除夕也出诊
杨刚是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也是芜湖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专家组的组长。这段时间,他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院内院外,辗转于市县各家发热门诊和医院,会诊、甄别、督查、诊疗……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白天还是深夜,他的分析和建议都能迅速而及时地传递到电话另一端。
长江水路是防范疫情扩散的要冲。一艘由常熟开往武汉的货船停靠芜湖时,船上两名年过五旬的船员相继发热,并有肺部感染表现。虽然患者提供的流行病学史并不明确,但杨主任在经过仔细观察和冷静甄别后,仍果断将其留置观察,最终两人确诊,防止了疾病的二次传播。
今年的除夕夜,杨主任吃年夜饭时就接到了南陵县的疫情报告,他立即放下碗筷,会同其他专家赶赴南陵,经反复会诊后决定收治,并连夜制订完善的治疗方案。等一切都忙完准备回家时,鼠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我和一起出诊的专家都笑了,感觉这是有史以来过得最特别、最有意义的除夕。”
“饭菜太费时间 牛奶面包就行”
40岁的章翠萍是二院的老员工,2014年开始就担任门诊护士长。1月23日上午8点,她接到“调令”,成为了如今发热门诊的护士长。非常时期,发热门诊是院内防控的第一关。“要准确地分流患者、询问居住史和接触史、测体温,再详细分诊。为了防止人员走动带来的交叉感染,还就近设立了静脉采血处。有需要的患者,有专人护送、走专门线路去应急病房。”
从23日至今,章翠萍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5小时以上。早上7点上班,最早的一次也到晚上10点离院。护士毕竟不是真“天使”,也需要吃饭喝水,“一个班次四五个人,轮流吃饭,必须保证岗位有人。吃饭时间最多20分钟,除去穿脱防护服的时间,真正吃饭的时间大概只有10分钟。”
为了能吃得更“高效”一些,章翠萍和同事们“放弃”了饭菜,只吃面包和牛奶。即使如此,她们的午饭时间也常常延迟到下午三四点。记者就看到过,护士休息间堆了大量的“盒饭”,从热放到凉,也不见人来吃。“我们门诊不能离人,患者和家属看到护士在忙碌,他们就会安心些。”
在门诊工作的时候,护士们是不能使用手机的,自然也不和家人联系。所幸章翠萍每晚回到家,都能受到热诚的欢迎。“我女儿上高中了,她每次都来门口接我,说妈妈你辛苦了,包我帮你拿着。”谈到这里,护士长不由得笑了出来。
“90后”姑娘是隔离区“第一人”
1991年出生的水琴是隔离病房的护士,她在这次防控疫情中有了三个“第一”,二院第一个报名进隔离区的护士、第一个真正走入隔离区的护士、第一个接触相关患者的护士。
在隔离区里,所有的护士都要穿着三层防护服,戴上两层口罩。“我以前看到那身衣服的时候,就感觉很向往,那就是我们的‘战衣’!我当时是第一个穿的,一共穿了近20分钟。全部完成的那一刻,我从心底里感到神圣!”同样感到的还有“闷”,“最多的时候脸上有口罩、护目镜、面罩,三四层,确实觉得呼吸没那么顺畅。”
水琴剪着一头短发,说话语速快,爱笑。她说,自己最近苦恼的其实是镜片的问题。“在病区会很忙很热,背上全是汗,一热就会用力呼吸,护目镜的镜片就容易糊。”水琴说,有时糊得厉害了,也会让轻症的病人搭把手,拿个东西拧个瓶盖什么的,大家也都乐于帮忙。
问她害不害怕,姑娘摇摇头。“不是我说大话,真的没有担忧和害怕。因为我们所有关注点都在病人身上,没时间思考其他问题。离患者最近的就是护士,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信心和鼓励。”
水琴和同事两人一班,一次在隔离区工作4小时,其间不进食不喝水不入厕,手机等任何个人物品不带入其内。“为了少上厕所,我们也想了办法,值班前2个小时我就不喝水了,平时也不吃稀饭,吃一些士力架、压缩饼干,水分少、能量大。”对于隔离区护理和平时有什么区别,她笑着说:“别的都还好,就是衣服穿多了,讲话得大声点儿,不然同伴听不见。”
图片由市二院提供。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2019年,芜湖小说创作稳中有喜。新老作者在互帮互竞氛围中,苦练内功,多方探索,顽强突破,展示了新的创作实力,蓄积了足可期待的创...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