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共体”改革让“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南陵县域内就诊率有望达到90%

大江晚报 2019-08-02 17:59 大字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拍DR做检查,还能享受到县医院的诊断,比原先方便多了!”说起镇卫生院,南陵县工山镇来看病的居民们纷纷点赞。

“这都是全县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功劳。”工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明感叹,自从2017年年底南陵县启动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工山镇中心卫生院成为南陵县县医院工山分院以来,卫生院硬件设施的“质”和“量”都有了提升。

7月30日,南陵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大会在南陵县医院召开,这标志着南陵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入实施阶段。今年,南陵县将以县医院和县中医院为牵头,构建两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立“几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长效机制,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的目标,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医共体改革:

大小医院成“一家”

记者从启动会上了解到,南陵县“医共体”建设工作,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两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分别为第一医共体,以县医院为牵头医院,管辖5所中心卫生、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分院;第二医共体以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管辖3所中心卫生院、2所分院。

作为全省37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自2017年起,南陵县就启动了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工作,将工山镇中心卫生院整体移交给县医院,设立南陵县县医院工山分院。紧密型医共体运行一年多来,成绩显著,在县级医院的技术帮扶下,2018年,工山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这也是南陵县基层医疗机构第一例微创手术,也是南陵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工山镇试点的成功开展,只是南陵县医共体开展的一个侧影,为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了“指南”。记者了解到,基层医疗机构在经营管理上全部由牵头医院负责,实行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调配、业务管理、健康服务管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等“六统一”管理,形成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

通过组建医共体,借助大医院的管理、技术优势,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信任度。同时,医共体内药品、耗材实行统一采购和管理,保障医共体成员单位用药衔接,方便群众在基层就医配药。

专家“坐镇”:

实现家门口看病

过去,家住工山镇的王凤每次看病都要赶到县医院,一去就是大半天。如今,为她看病的医生来到工山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定点坐诊,她再也不用赶这么远的路了。

“不仅仅是看病距离缩短了,患者在基层看病也更实惠。”工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明告诉记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现在县医院每天有专家到卫生院坐诊,患者们看病也有了连续性。”杨明感慨,专家的“下沉”不仅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就诊率,更起到“带教”团队的作用。

与工山镇中心卫生院一样,往来于许镇镇中心卫生院和县医院已经成为不少医生的常态。

2018年底,许镇镇中心卫生院和县医院外一科建立紧密型“科连体”项目,实行专家巡诊、手术会诊对口帮扶,实施远程影像检查会诊诊断。短短的半年时间,该中心卫生院已经成功开展了30多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对于老百姓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方便,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许镇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魏有贵说,“患者在基层检查后,影像数据会上传到上级医院,影像科专家医生可以通过影像给予诊断。”

“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正是全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希望看到的,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面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大医院资源被不必要地占用,而且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病情较重较复杂的患者身上。

记者 奚璟 文/摄

新闻推荐

南陵繁昌 “县框县”

繁昌县、南陵县,还有三山区,在历史上的有一段时间里,曾经都是南陵人。三山区不用说了,2006年初,将原属于繁昌县的三山、峨桥两...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